近日,重庆正式发布《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庆将规划实施“一核两网·百库千川”,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重庆水网,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那么,何为“一核两网·百库千川”?11月12日,重庆市水利局做出了相关解读。
试点建设20个水美乡村
“一核两网·百库千川”,实际上包括了四个关键词。其中,“一核”指聚焦重要战略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为核心保护修复水生态。
“十四五”期间,重庆将重保护强修复,持续改善河湖面貌。
以保护三峡水库为核心,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深化实化河长制,包含全面强化“一河一长”、精准实施“一河一策”、智能化推行“一河一档”。
优化三峡后续工作,包含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消落区综合治理、加快实施18项三峡后续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持续开展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建设20个水美乡村;促进农村小水电绿色发展。
推进水利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两网”指建设现代化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网和智慧水利网,一方面,坚持节水优先,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深入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0亿立方米以内。
按照“强骨干、增调配、成网络”思路,抓紧推进一批标志性骨干水利工程,着力为重庆水网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全面推进重庆水网建设。
另一方面,构建以水利大系统平台、水利综合会商调度中心为支撑,覆盖N项业务的水利“2+N”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全面提升水利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水利综合会商调度中心、智慧河长系统,开发水文智能综合业务3个子系统,实施水旱灾害防御、河道管理、农村小水电等信息化建设,推进水利工程智慧建设、农村供水智慧监管、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等水利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新增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
“百库”指建设百座以上战略性、支撑性、保障性重点水库工程。
“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建成重庆水网标志性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巴南观景口、南川金佛山2座大型水库。
同时,积极推动国家“150”等重大水利工程和100座中小型水库建设,新增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开展长征渠、万州大滩口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
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改)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2处、规模化供水工程61处、小型供水工程386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5%;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5。
新改建265处洪水预测预警预报设施站点
“千川”指实施千条以上河流综合治理工程。
根据《规划》,重庆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防洪工程提升行动,按照“消隐患、提标准、控风险”思路,以加快建设“一干十八支”为重点,建设长江干流、主要支流重点河段,综合治理河长200公里。开展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综合治理1000公里。开展29条山洪沟治理。
同时,提升薄弱环节防洪能力,包含排查整治防洪薄弱点、消除防洪工程安全隐患,完成217座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
进一步加强洪水预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注重与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的联合调度,新(改)建洪水预测预警预报设施、站点265处,提高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建设1个市级、3个区域性中心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装备库。
新闻多一点>>
来看2025年重庆市水安全保障目标
到2025年,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重庆水网初具雏形,涉水事务监管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重庆水网,基本实现重庆水利现代化。
到2025年,重庆防洪能力持续巩固,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88%;水资源供给更有保障,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大于5亿立方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0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15%;河湖生态保护力度更加严格,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0%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90%以上。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