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小幺儿、婆婆爷爷,啷个防护?发热啷个办?

发布时间:2022-12-15
2022-12-1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作为“准妈妈”,啷个加强自身防护?出现发热等症状怎么办?

小幺儿些,万一发热,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婆婆爷爷年纪大,接种疫苗后多久能产生抗体?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1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本期《敲黑板》,小布丁就针对这几类重点人群,好好摆一摆!

这些问题

准妈妈和宝妈都要注意

①孕妇感染得不得传染给胎儿?

这个问题很重要!发布会中已经有了解答,小布丁再重点说一下:因为母体有胎盘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屏障,所以几乎不会传染给胎儿。

但如果是产后,妈妈、宝宝在一起的话,那就要注意隔离了。宝妈在空间上最好和新生儿有一定的隔离,或者坚持佩戴N95口罩,这种还可以母乳喂养。

②孕产妇如何加强自身防护?

对于孕产妇来说,肯定少不了常规产检哈。那么,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首先,要尽可能预约好。到医院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比如N95口罩一定要戴好,手消(方便携带的免洗手消毒液)也要揣起,随时注意手部卫生。

同时,也要减少候诊时间。有一些不是必须做的产检,可尽量避免,或者通过线上的形式咨询。

③孕产妇发热怎么办?

这一点,专家介绍,首先要确定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哈!不要搞错了哦!可以通过做核酸,或者抗原,先确定。

然后,无论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都可以多喝水、物理降温,选择孕产妇可以用的中药来对症治疗。

如果选用退烧的西药,超过38.5度以上,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特别要注意,选用退烧药都选用单一的药物,不要叠加。

关于小朋友

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①有孩子的家庭储备哪些药?

这一点,小布重点提示一哈:有孩子的家庭,应该适当储备一些儿童常用的应急药物,但是不推荐储备很多,否则保管不当,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误服。

关于退烧药——

6个月以上的小宝贝,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其中有一种就可以了,不要叠用。

2个月——6个月之间的小宝贝,不适合用布洛芬,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两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不推荐常规使用退烧药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并及时就诊。

②孩子发热,先看精神状态

娃儿发烧了,作为家长肯定着急!但是,再着急也不要慌乱哈!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虽然有发烧等症状,但跑啊跳啊,比大人还“行市”,你觉得有么得必要去医院嘛?还有些小朋友,精神挺好,特别是退烧以后,能吃能喝能玩,这时候也没必要特别紧张,不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继续观察、对症处理。

③这几种情况建议去医院

孩子发热后,如果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况,建议送医——

发烧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迹象;

即便是退了烧,精神依然不好;

咳嗽进行性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

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明显的声音嘶哑等,这还要小心喉炎、喉气管炎;

出现了意识障碍、惊厥要马上就诊。

特别注意的,三个月以下的小宝宝是特殊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建议及时就诊。

老年人怎样做好防护?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所有家庭关注的话题。小布丁提醒,婆婆爷爷是特别需要保护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

①婆婆爷爷预防注重三方面

对婆婆爷爷来说,首先要接种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强疫苗。

第二,希望婆婆爷爷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哈。

第三,加强通风——冬天的重庆,通风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婆婆爷爷保暖的问题。

第四,患有基础疾病的婆婆爷爷,现阶段要控制下,尽量保持良好状态。

第五,最近一段时间要规律生活。

另外,如果不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可以减少对老年人的探望,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

②婆婆爷爷接种疫苗后,多久能够产生抗体?

这个问题专家说了,一般接种疫苗之后能够产生抗体是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但是如果要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全程免疫之后大概4周左右。

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产生的抗体水平也更高。

这也进一步提示我们,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婆婆爷爷们,要尽快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加强的要尽快加强,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③出现哪些情况,婆婆爷爷需要就医?

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症状持续或者加重,比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

第二,出现新的症状。

第三,基础疾病出现加重。

同时,一些基础疾病本身不太稳定的,或者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这类人群是出现重症新冠肺炎高危人群中的高危,也需要我们格外重视哈!

④心血管患者,居家治疗应注意什么?

针对心血管患者,小布在最后也要做一个特别提示: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必太担心。

需要关注的主线是把心脏的基础疾病管理好,把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用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克服焦虑思想。

特别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心血管疾病防控的药物不要停药!千万记住!!!停药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疾病。

如果有持续性胸痛,还是到医院去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专家指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必须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是的,现在我们关注的目光必须投向这些重点人群!该防护好的不松懈,该打疫苗的打疫苗……

我们众志成城 守望相助。准妈妈、小幺儿、婆婆爷爷你们都要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