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优化营商环境 > 最新动态 > 内容详情

优化营商环境 | 提升政务环境 “学找促·晒品争”区县篇之綦江
 发布时间:2023-02-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綦江区

深化改革创新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綦江城市风光。

举措一

推行“信用+模拟审批” 实现项目开工“零等待”

綦江区充分利用办理土地手续的“空白期”,依托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适度分离,对拟开工建设项目实施“模拟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承诺制信任审批”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自改革实施以来,陆续为总投资76亿元的16个项目实施了“模拟审批”,普遍为企业开建节省3—5个月时间。

信用监管,打造“四即”最简审批流程。构建以信用推动政府部门提前介入、预先服务、应办事项“同步”“同频”审批监管机制,打造“洽谈即预审-预审即划线-签约即立项-立项即供地”的“四即”最简审批流程,实现“40天拿地,拿地即开工”。

信用依托,深度契入“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以工业投资项目为例,项目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正常审批流程需企业提供10余项材料,但通过告知承诺,企业只需提供施工图技术咨询报告和书面承诺书,即同意项目开工。在项目立项、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等24个事项提供46项可容缺材料。

合理容错,鼓励创新。对在审批改革中出现一般失误但勤勉尽责、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举措二

开展“千人进千企”活动 政策直达纾困稳企

深入开展“千人进千企”行动,“一企一策”为企业解决问题。每名市管领导联系企业2-4家,调研员、副科级(8 级职员)以上干部点对点一对一服务企业。选派745名助企干部服务966家企业,并按照“一企一档”进行梳理完善,完成966家企业走访并建立基础档案全覆盖。累计走访民营企业20000家次,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反映问题 600 余个。累计收集问题777个,办结696件(含已作出政策解释但暂时无法办理问题164件),占比89.58%,正在办理81件,占比10.42%。

主动服务,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充分发挥惠企政策的帮扶作用,扎实推进稳企惠企集中攻坚行动18条政策落地,梳理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清单147条、稳经济政策包128条等,汇编成册并精准投送企业。发展改革、经济信息、科技局、商务委等部门通过“税企互动平台”“财政惠企推送平台”及政府网站等,将稳岗就业、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纾困帮扶政策推送给企业,“水电费补贴支持”“企业所得税分阶段减征”等事项实现了“免申即享”。

着眼重点问题,专项解决确保取得实效。在收集的777个问题中,资金类问题占145件。针对反映出来的资金需求多这一实际情况,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并举办多场政银企专场对接活动。58家企业与10家银行机构达成合作,发放纾困资金41.1亿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发展资金。

举措三

整合事项实施建设项目联动审批

推进综合测绘事项整合。落实《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多测合一实施办法》,明确操作流程和职责。试行分阶段整合相关测绘测量事项涉及单位,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事项整合及成果共享互认的实施细则》《上传综合测绘系统资料清单》并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综合测绘系统上线以来,共有18家建设单位进行了一次委托开展综合测绘。

推进竣工联合验收。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综合窗口“一窗综办”“一口受理”“限时办结”。联合验收事项由改革前的6项减为4项,办理时限由12个工作日减为6个工作日。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方式。实行联合验收的项目,科学合理确定纳入联合验收事项,全面将人防、消防、规划、档案纳入竣工联合验收范围,对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投入使用的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并先行办理验收手续。简化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通过全部联合验收事项的可现场直接出具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

推进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办理。开展同类型建设项目“打捆”审批,推行同一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类项目以及在同一工业园区(集聚区)同一类工业项目,且均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集群化招商。告知承诺制再提速,对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和告知承诺制的项目,由原来的先公示后批复,改为先批复再公示,真正实现“立等可取”。今年共计办理告知承诺制项目31件,总投资达286884.45万元。

举措四

推动“水电气讯”报装“一窗综办”

制作市政外线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并联办理“一张表单”,修订完善水电气讯等市政接入外线工程行政审批并联办理办事指南,明确流程、时限、材料。

线下建设水电气讯综合服务专区,设立水电气讯报装业务“一窗综办”窗口,通过“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为企业办理水电气讯报装、变更等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2022年共办理8300余件。

举措五

推行“一照通办”“一网通办” 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推进落实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多项措施,规范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推进“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进一步简化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2022年核发“一址多照”营业执照1000余家,“一照多址”营业执照20余家。

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依托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和“E企办”小程序中的社会保险登记(参保登记)延伸服务功能,优化“渝快办”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发放,进一步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发票的应用。企业设立登记后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关联社保缴费账户、银行账户并实现社保登记后续环节的“一网通办”。

推进企业登记信息变更“全程网办”。通过“一网通”平台进行网上申请,全程在线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变更登记更智能,提供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开展公示、寄递等方式完善执照缴回服务,实现企业变更登记“零见面”。2022年全程网上办理企业登记信息变更占同期业务总量近90%,1000余户主体享受到免费邮递服务。

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不断拓展年报报送路径,通过基层窗口、短信、电话等通知市场主体按时年报。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定实施《重庆市綦江区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工作推进机制(试行)》,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二批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工作。

举措六

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

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建立专网,将不动产登记系统与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公检法机构、律师事务所、房产中介等机构,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远程查控和律师查询信息全程网办。

推行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过户联动办理。实施二手房登记税费同缴。设立二手房登记与水电气过户联动办理专区,受理不动产过户申请的同时,推送水电气过户相关需求信息及关键资料,同步完成不动产产权、水电气户头联动过户。

不动产登记试行告知承诺制。对“军官证(或士官证等)与身份证信息一致,为同一申请人的证明”“原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与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信息一致,为同一申请人的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四种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2022年,共办理国有土地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制业务27件,办理集体土地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制业务312件。在不动产登记系统中自动生成告知承诺信用台账记录9条。

实行二手房“双预告”“带押过户”。将二手房“双预告”与“带押过户”业务进行有效衔接。通过不动产交易平台,深化“不动产+金融”服务合作,将二手房“双预告”登记系统延伸到银行端。买卖双方通过“渝快办”授权银行金融机构申报“双预告”登记,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金融机构、经纪机构之间实现业务协同,二手房交易信息共享。二手房双预告“带押过户”,减少了办事环节、减少了群众跑路,实现群众在不归还原房贷的前提下,完成过户、抵押、新贷款的发放,进一步提升了二手房交易安全性,助推了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举措七

推行公安服务“一窗通办”

区公安局整合公安窗口资源,下放业务办理权限,建立区(市民服务中心)、街镇(各派出所)、社区(社区警务室)三级公安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综合服务,实行“一窗通办”。

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率达95%,21个派出所可办28类134项户政、车驾管、治安管理、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城区24个社区警务室1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地办理。

举措八

大力推进“就近办”“上门办”

开展“跨省通办”。与四川省攀枝花市、自贡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习水县、桐梓县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实现多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代收代办。

通过政邮合作实行“邮政办”。与邮政合作,利用邮政50个网点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推出政府买单“免邮”服务,将公文证照等审批结果免费寄递到家。

试点推进“市域通办”。将个体工商户登记、参保、户籍登记等纳入全区通办试点,全区21个街镇可实现跨区域办理。

推行基层服务“帮代办”。梳理与基层群众关系密切高频事项形成“帮代办”清单并公布,居保、医保、水电气缴费、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等事项首次纳入村(社区)“帮代办”范围。

对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针对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提供不动产登记、公证等事项上门服务。   

举措九

纪委监委靠前监督为“办不成事”兜底

区纪委监委与区政务服务办联合在大厅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办公室和“办不成事”窗口,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制度,开展常态化监督,现场收集受理营商环境相关的意见建议投诉,核查窗口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办事效率,发现问题早核实、早处理。

区纪委监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检查,发现交办问题93个,涉及的17个部门和单位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