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 提升政务环境 “学找促·晒品争”区县篇之铜梁
 发布时间:2023-02-2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铜梁区

采取十项行动 优化政务环境

行动一

推行全流程数字化无纸化审批

依托“渝快办”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全流程数字化无纸化审批系统,实现扫“渝快码”获取办事群众身份信息、企业营业执照信息。

同时,集成原笔迹电子签名和市场主体电子印章调取,以电子签名签章应用为核心,以事项梳理、表单配置为手段,通过远程申报、智能填报、全程网办等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政务服务。

行动二

“三保障”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制度保障。制定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培育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

服务保障。开办企业全程电子化无纸化登记率达到87.31%;实施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和标准化登记试点,惠及市场主体8573户;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流程和材料压减至5页;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试行食品生产领域“一证多址”改革;开办企业全流程压减至2小时以内。

财政保障。区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予以保障,通过“个转企”一次性奖励、发放经济贡献奖励、提供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措施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行动三

优化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

审批环节再优化。取消400万元以下新建房屋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建设单位可凭施工图设计文件直接办理施工许可证,每个项目平均节省时间10天以上。

企业负担再减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全覆盖施工图质量审查,确保设计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企业不再负担施工图审查费用。

工程质量再提升。严格监督指导参建各方落实主体责任,同步到场全程参与工程建设,提升工程质量,把项目建设成样板工程、标杆工程、精品工程。

行动四

容缺受理信任审批让办事“提速”

严把“入口关”。将商事登记、市场准营、企业投资建设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事项作为承诺制信任审批的重点实施范围,分为全信任、非核心要件信任和要件后补式信任三类,推广至20家单位,承诺事项增至74项。

严把“程序关”。严格告知承诺,加强信用监管,持续推进容缺受理、要件后补、信用监管运行模式,由窗口人员书面告知办理条件、承诺内容、履约程序及失信责任等内容。

严把“兜底关”。在承诺期限内按序时进度提醒申请人按期履约,严肃惩戒制度,对超时未履行承诺要求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纳入失信名单,公示后撤销审批决定。

2022年,铜梁区52个环境评价项目通过承诺制信任审批,实现即申请、即受理、即审批,环评文件批准书“立等可取”,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

行动五

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

坚持把支持企业发展的事放在第一位,积极构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企业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反馈闭合工作机制,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

线下通过每月定期召开党政亲商恳谈会,线上通过“企业服务直通车”APP,广泛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限时办理和回复。

2022年共收集办理180家企业反映的299条意见建议,全部办理并向企业反馈。

行动六

推行“政务+”服务新模式

推行“政务+邮政”服务。在全区多个邮政网点设立“政务服务厅”,以“就近办、沿路送、上门接”的服务方式,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区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对全区所有行政审批结果物实行免费邮寄送达,全年提供免费寄递服务5.9万件。

推行“政务+金融”服务。在区市民服务中心引进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贷款办理咨询、企业预约开户等一站式“政务+金融”服务,让企业、群众少跑腿。

行动七

水电气讯“一站式”服务

将水、电、气、讯四类业务按照“协同完成、特性梳理”的要求,整合办事窗口,集成办理水电气报装、维修、过户、缴费、查询,以及移动电话、宽带、电视等32项业务,同时建立“统一受理、分派执行、闭环管控”的水、电、气、讯收费、报装及故障抢修业务流程,群众办事实现“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

行动八 

招工服务进大厅

在区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占地1000㎡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搭建高度集成智能终端、互联网、信息发布、现场招聘、职业培训“五位一体”的智慧就业服务系统,设置自助求职区、信息发布区、招聘洽谈区、前台服务区、远程面试区5个功能区域。

2022年,组织召开各类招聘会93场,累计879家企业提供岗位37485个,发布招聘信息1996条,成功介绍4033人次就业,开展职业指导16200人次。 

行动九

建设“暖心政务”志愿服务站

建设“暖心政务”志愿服务站,235名工作人员成为“少云志愿者”,推行政务服务“提前预约精准办、群众进门首接办、资料齐全立即办、积极引导自助办、紧急情况加急办、特殊事项上门办”的“六办”机制,在公安、公证、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领域等窗口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帮代办服务,让办事群众切实享受到“一次办结、立等可取、即办即走”的优质高效服务。

行动十

党建领航政务服务

构建三级组织。在区市民服务中心成立功能型联合党委,将党支部建在业务链条上,按照服务对象、职责范围新设立服务民生、服务发展2个党支部,将党小组设在窗口上,设立7个党小组,管好党员带好群众。

建立三项制度。设立联席会议,每季度邀请派驻单位分管领导参加,沟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行双重管理,建立“五点半课堂”“政务服务大讲堂”,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推行考评反馈,将窗口工作人员考评结果向派驻单位反馈,干部评先评优需事先征求联合党委意见。

推行三项行动。组建少云先锋队,全体党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三亮三比”行动,全体党员结合岗位职责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调研走访行动,各党支部深入企业、群众中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