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无障碍

武隆 区领导变身“项目经理” 全程跟踪解决项目落地难题
 发布时间:2021-04-1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懒坝美术馆

石桥湖春景

武隆仙女山机场

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开工仪式

20199月,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在武隆区白马镇正式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可通航500吨级船舶,年平均发电量达17.12亿千瓦时,是武隆区总投资达101亿元的重大项目。从去年起,项目多了两个身份特殊的“项目经理”——武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胡珍强与武隆区副区长刘高永。

区领导怎么变成了“项目经理”?

20203月起,为推动招商项目落地转化率,营造安商、亲商的环境,针对招商基础条件并无优势的客观条件,武隆区着力“硬环境不够、软环境来补”,让牵头引进项目的招商小组组长,也就是负责的区领导担任“项目经理”。遇到重大项目,甚至设置“双经理”负责,他们全程跟踪落实签约项目,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在落地建设中的难题。背后,还有专门的班子和配套服务机制。

这一看似与众不同的制度好比一针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良性循环的“催化剂”,成为武隆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中的核心环节,推动武隆以持续创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优质区县”为目标,加快打造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高配版“项目经理” 7名区领导签约重点项目

区领导做“项目经理”究竟能做些什么?

据了解,武隆区两位区领导在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中上任后,立即全力推进项目工作,先后召开了16次专题会,及时分析解决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先后协调多个市级部门办理项目前期审批要件,同时提前启动部分辅助工程。

在区领导的协调统筹下,该项目进展顺利。2020年取得工程可研批复、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批复、初步设计批复、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林地批复等;项目涉及的地灾、洪水影响评价、土地等相关专题工作也逐项推进;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国家环保部回顾性评价批复和长江委防洪批复分别于202011月和12月获得。随着今年114日项目环评和用地获得批复,128日主体工程招标结束,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启动建设。

在区领导做“项目经理”的创新制度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去年11月,武隆区引进江西正邦集团种养生态循环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是武隆引进的最大的农业投资项目,“项目经理”是副区长陈清松。

项目签约后,陈清松为这个项目的落地推进奔波忙碌。不到3个月,养殖项目中已启动建设地块1块,开展场平地块1块,办理报批手续地块3块,开展前期勘测设计地块4块;饲料建设项目也进行了设计和选址。

由于项目地用量较大、用地条件要求高,且单个地块面积均在100亩以上,选址十分困难。为解决选址问题,陈清松参与项目选址,责成相关单位等帮助企业现场选址10余批次,现已基本满足项目用地需求。

据了解,根据项目新签约和履约情况,武隆区动态调整“项目经理制”任务分解,全区纳入“项目经理制”管理的招商项目70个。仅去年就明确7名区领导担任已签约29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多部门协同保障 打通项目落地疑难梗阻

区领导做“项目经理”要如何打通项目落地遇到的疑难梗阻?

据武隆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给项目高配“项目经理”,这些“项目经理”的背后,还有专门的班子和配套服务机制。

武隆区明确了14个单位为项目落地服务的牵头部门,制定项目落地任务清单和工作推进计划。明确项目落地建设、生产、运营等过程中涉及的54个相关部门单位为项目责任部门,落实约120名责任专员共同协助企业解决问题。给签约企业全部派送“项目经理”及服务专班。

同时,武隆区对签约项目全面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企业尽早落地。截至目前,各“项目经理”已为加快、促成城区九街菜市场、仙女山景区树顶漫步、渝湘高铁、G65复线高速、武道高速等项目的落地,直接协调解决规划选址、融资难、电力扩容、水气接通等要素保障问题240余起,有力助推签约项目落地转换率达85%以上。

武隆区委书记黄宗华表示,“项目经理”制度着眼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暴露的“储备质量差”“前期工作慢”“要素保障难”“交办事项落地难”等问题,围绕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过程管理、提速项目落地建设等工作,大胆改革创新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有力有序保障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加快建设。

“就是要将‘你要找我服务’变为‘我为你优质服务’。”黄宗华表示,在这一创新制度中,突破了政府原有的“官本位”思想,真正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政府职能回归本位。

一项好的制度落地,还将带来一系列良性循环。

区领导牵头推行“项目经理制”,倒逼相关部门推行“延时服务”“云评审”“视频会审”等新模式。目前,武隆区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压缩75%、即办件比例达34%、平均跑动次数0.25次、全程网办事项比例73%,升级改造了7×24小时“全天候”自助服务区,与中国邮政共建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所有政务服务开通了邮政双向免费快递业务,真正做到让企业、群众少跑路。

武隆区还对技术单一、风险可控的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多审合一制度。武隆区住建委与发改委联合审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概算”等事项。建设项目竣工,则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委等多部门联合验收,今年已联合验收仙女山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武隆大梁子风力发电项目等20多个项目。

多举措创新实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区领导做“项目经理”,仅仅是武隆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中的一环。为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近年来,武隆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加快构建企业成立、建设、经营、转型、升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例如,为优化纳税服务,武隆区开展营商环境税务体验师活动。

去年11月,武隆区税务局招募7名涉税服务机构代表担当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师,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谈问题,处于纳税人的位置提建议。

当天的座谈会上,与会体验师结合日常实际办税体验,从政策解读、功能优化、操作便捷等方面提出了5个问题。武隆区税务局营商办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解答并提供解决方案,并对尚需核实的问题进行了记录,承诺及时反馈进度直至解决。之后,7名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师走进武隆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和二级12366纳税服务中心,学习了解电子税务局等网站操作流程,实地感受智慧税务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

在具体举措的实施上,为缩短纳税时间,武隆区通过合并申报、网上办理、系统整合等举措,推动企业办理纳税时间减少10%,力争压缩到年均100小时以内。全面推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合并申报,探索财行税一体化申报。提供所有税费种类网上申报渠道,推动193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159项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

此外,武隆区还建立完善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选聘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代表为营商环境观察员,通过他们了解、体验营商环境发展存在的堵点、困难,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或反映不利于营商环境发展的问题。

武隆还为企业推行“妈妈式服务”,启动探索利用大数据为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养得大。

同时,武隆区着力推进以信易贷为基础的信用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企业用水电量、纳税额度等进行信用评价给予授信贷款,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营商环境正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武隆区相关负责人说,进入新时代,区域发展如何赶超如何比拼,归根结底是靠营商环境、靠市场、靠技术。人才往哪里走、企业往哪里跑、资金往哪里流、项目在哪里建、产业在哪里兴,都取决于哪里的市场需求大、机会多、产业技术先进、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

今年被定为武隆“营商环境深化年”,武隆区将着力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包括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诚信透明、公平正义、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的行动;为支持武隆区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获得信贷”满意度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融资服务专项行动;为进一步清除发展障碍、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政务服务质量与群众期望差距的问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更好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支撑“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诚信的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诚信治理专项行动;为切实增强全区干部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能力,围绕“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培训提升”三个方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专项行动。

武隆区将以“营商环境深化年”为新的起点,利用重庆市被纳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持续创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优质区县”为目标,加快打造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