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商投资局: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 提升服务企业精准性
 发布时间:2020-12-1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部门联动

精准诊断盒马鲜生落地之痛

2018年1月,市政府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领军企业盒马鲜生(以下简称“盒马”)落户重庆发展。

未来3年,盒马计划在重庆投资200亿元以上,2019年底前盒马拟完成市内16家门店布局,2020年底拟完成50家门店布局。

作为新零售领军企业,盒马单店投资是传统零售企业的2.3倍,高投入要求其成本核算更精细,为完成经营目标,筹备单店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然而刚进驻重庆,盒马就遇到难题,首店开业时间原计划为2018年12月21日,经两个多月的筹备,截至12月初,6个证照仍有3个未办理完成。

为解决盒马困境,市招商投资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集体会商,深入一线调研,逐项解剖“麻雀”,精准诊断“盒马速度”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

区县审批标准不统一

在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不同区县要求提交的审批要件及流程不统一,导致耗时长、企业来回跑。

基层政策规范不熟悉

基层部门对市级部门新出台的政策学习宣传不够,窗口人员对政策不熟悉。比如二类医疗器械的备案证已列入多证合一的范围,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办理,而个别区县还要求必须办理该证。公共卫生许可证办理于2018年11月9日已实行告知承诺制,12月份企业被告知仍需按原程序要求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出具合格报告后才予以办理。

审批环节不高效

盒马反映,每件审批事项办理均承诺有时限,但大部分审批都要在承诺的最后时限才出证,总耗时过长无法满足新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需要。

盒马“点菜”

精准服务助推企业高效落地

为推动盒马门店顺利开业及系列项目高效落地,市招商投资局聚焦落地具体困难,请盒马“点菜”,提出具体诉求,抽丝剥茧梳理出行政审批、证照办理、税收分配、发票份额等7个类别共15大“卡口”问题。以“问题清单”为线索,联动市税务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6个市级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协调,明确四条措施,规范审批(备案)要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实效。

创新审批服务方式

为切实解决盒马反映的耗时长、来回跑、各区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协调各区县分局统一标准化的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流程,指派专人对接办理,实现当日出证。

针对性调整审批时限

为解决盒马门店税收统一缴纳和新店开具发票相关事宜,重庆市税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协调解决其市内跨区县经营实现增值税汇总申报纳税。且为解决作为新零售企业对离线开票时限的特殊需求,同意将离线开票时长由原来规定的“0小时”调整为“48小时”。

落实审批服务“马上办、一次办”

为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市卫生健康委对《公共卫生许可证》的办理实现告知承诺,提交材料当场发证。市住房城乡建委督促区县住房城乡建委加快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将承诺件转为即办件,并启动该证下一步实行告知承诺的调查研究。

加强政策宣传学习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政策执行力,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了政策普及,特别是对类似“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已取消备案的事项进行重点宣传。

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盒马首店2018年12月21日如期开业。通过首店精准服务,规范审批(备案)要件,再造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后续门店快速落地提供了样板。截至2019年8月,已有4家门店顺利开业,单店筹备周期相对原定3个月的控制目标,实际仅需2个月,开店提速明显,得到阿里高层高度肯定,特地送来“企业之家,心系企业”锦旗。

盒马虽是个案,但精准服务企业,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下一步,市招商投资局正着手建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通过机制提高企业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