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2018年9月国务院先后召开第25、26次常务会议研究《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并于10月13日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37号)。
9月29日,胡春华副总理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口岸提效降费有关工作。当晚,海关总署赓即召开了全国口岸提效降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落实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有关会议精神和刘桂平副市长要求,在10月11日召开的2018年重庆市口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暨重庆口岸提效降费工作会议上,原则通过了由原市政府口岸办牵头起草《重庆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效降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讨论稿)》。会后,我办会同市级有关单位抓紧推动落实,特别是在降低进出口环节集装箱合规成本、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期,我办按照国发〔2018〕37号文件以及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清理口岸收费工作方案〉的通知》(财税〔2018〕122号)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该工作方案,形成了《实施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审议。
二、主要内容
在内容和结构上,《实施方案》主要参照国务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国发〔2018〕37号),并结合全国口岸提效降费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我市口岸工作实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提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监管方式,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营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
(二)主要目标。提出了到2018年底,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数量比2017年减少三分之一以上,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全部实现联网核查;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降低100美元以上。到2020年,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基本建成重庆智慧口岸,初步实现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重点任务。提出了5个方面、20条工作任务:一是降低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降低集装箱合规成本,清理规范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二是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落实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精简工作,优化监管证件办理及服务。三是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要求,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作业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提前申报”模式,推进关税多元担保创新,优化检验检疫作业方式,推广第三方采信制度。四是提高口岸物流综合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行口岸作业单证电子化流转,公开口岸通关流程及物流作业时限,加快时效性商品通关速度,加强口岸通关等领域跨区域合作,建立通关时效通报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五是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重庆智慧口岸建设。
(四)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重庆口岸提效降费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牵头单位定期向口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书面汇报进展情况;三是强化督促检查,适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