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记者从涪陵区获悉,近年来,涪陵区发挥科研机构和产业集聚的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引育留用”创新机制,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2024年,涪陵区人才净流入量突破3000人、增速达22.4%。
近年来,涪陵区紧扣产业发展需求,针对重点项目、新兴领域、关键技术、优势业态、“卡脖子”环节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大力招引,实现因人定岗、人岗相宜。
其中,在涪陵区去年引入的人才中,共有全职引进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入选市级人才计划人才1名、博士36名、硕士441名。在此基础上,涪陵区进一步做优平台载体,先后新增了太极中药创新研究、涪陵黑猪种养循环院士工作站2个;升级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新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1个、工作室16个,全区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新增15家、总量154家,进一步突显了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益。
人才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去年,涪陵区完善人才交流创新平台,与浙江七个地级市建立起干部互换机制,综合考虑干部专业所长、个人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聚焦全区发展所急需、所紧缺,综合选择制造业、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派遣干部前往学习先进经验。近一年来,涪陵区外派挂职20名干部,广泛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工作理念及经验。
与此同时,涪陵区还常态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实践锻炼“四个一批”计划,把干部人才送到发展前沿、攻坚战场、基层一线壮筋骨、长才干。去年以来,涪陵区累计选派20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参与乡村振兴,选派13名科技博士下派到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在人才智力的支撑下,涪陵实现干部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双向奔赴,先后有万凯新材料、新铝时代等7家企业10个产品上榜2024年度重庆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名单,激发了产业创新创造活力。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