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团各位成员:
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重庆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在此之前,市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展了深入调研,并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初步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初步审查意见,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大会期间,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3年,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在多重挑战中逆势而上,在巨大困难中承压前行,在复杂矛盾中主动变革,着力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实现争先进位,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有力,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深化改革成效明显,安全发展有力有效,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持续提升,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计划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和有效应对。主要是投资增长面临瓶颈制约,消费恢复持续承压,外贸外资仍未回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财政收入结构不优,发展质效亟待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民生短板仍然不少。
二、关于2024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4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符合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有机衔接“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代表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重庆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做好2024年计划执行工作的建议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势头。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强化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促进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川渝全方位合作,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积极推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举措,加强政策的协同联动和效果评估,进一步提升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入挖掘国内内需市场,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提高投资精准性,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拓展特色消费场景、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浓厚市场消费氛围,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快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高质量科技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科技赋能。认真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构建产业大脑,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强化关键项目招引,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提速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坚持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成势,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抓好重点改革项目攻坚,加快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落地落实,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新国企,提高开发区亩均综合效益,加快形成权责分明的政企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存量国有资产效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和隐性壁垒,健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不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持续放大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着力改善开放环境,加快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高能级开放平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发展有机结合,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开展好“小县大城”试点工作,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三峡制造”“武陵加工”特色产业,提升山区库区产业发展能级。实施好“稳岗扩岗”就业容量拓展工程,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持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进教育更加优质公平,不断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耕地保护,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和能源安全保障。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五)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迭代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两手抓”,进一步压减政府开支,积极争取中央再融资债券支持,持续推动债务控增量、减存量。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深入推进保交楼收官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加快回暖。深化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2024年1月23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