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重庆启动实施“减负行动3.0”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发布时间:2023-01-19 16:36
发布时间:2023-01-19 16: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让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市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3.0),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和活力。

从五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举措

据介绍,减负行动3.0从“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个方面着手,提出优化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完善项目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科研保障和科技服务等18项具体举措。

在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方面,提高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的比例,其作为参研人员比例不低于60%,担任市级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比例力争达到20%。提升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集聚青年人才的能力,把青年人才培养成长作为对平台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对基础前沿和公益性研究岗位的长周期考核评价机制,相应岗位薪酬待遇以稳定性收入为主。

在增加青年科研人员发展机会方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以及市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低于70%。择优实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直通车项目,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第一桶金”。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积极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设母婴室、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等方式,为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在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考核负担方面,对探索性强、研发风险高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对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

在保障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时间方面,清理不合理的制度,完善内部评价机制,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完善科研助理管理体系,鼓励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聘用科研助理,为科研团队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开展科技政策专员试点,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更好理解和应用科技创新政策。

在强化青年科研人员思想建设方面,加强青年科研人员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咨询培训,让青年科研人员少走弯路。定期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关心、解决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心理焦虑。

自2019年以来已实施两轮减负行动

“自2019年以来,我市聚焦科技工作者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已实施两轮减负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更好地发挥青年科技生力军作用,为此,新一轮的减负行动3.0更加聚焦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积极优化服务,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氛围。

例如,通过双聘方式,市畜牧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葛良鹏担任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的同时,还参与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并担任副主任。2022年,他已经承担了2项国家级项目和2项省部级项目。

“减负行动的开展,破除了多项体制机制的束缚,持续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他表示,以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建设实行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快速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目前,中心已聚集青年科研人员45人,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37项。

“减负行动3.0的开展,一定会有效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更好履行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他说。

据悉,高校、科研院所是此次实施减负行动3.0的主体。对此,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减负行动3.0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高校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该校将结合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科研助理等改革举措,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项目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定向支持青年人才。同时,以“博士进团队、团队进基地(平台)、基地(平台)进学科”三进模式,确保青年人才有团队;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计划”为青年人才配备指导教师;实行免考核、团队考核等多元考核制度,尊重青年人才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氛围、积极有力的成长空间。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