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做实“三个融合” 健全“三大体系” 璧山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发布时间:2023-05-18 09:52
发布时间:2023-05-18 09:5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璧山国家高新区

璧山企业之家

核心提示

东南亚风情小镇、重庆新世界酒店等优质项目先后落地;缅甸推广中心、中缅贸易合作等项目不断推进;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共建重庆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时下的璧山,一项项对外开放项目引进诞生了新的合作成果,扩大开放成为了推动璧山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身居成渝重要节点,拥有明显区位优势的璧山,推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璧山区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新机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畅通开放通道、健全开放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门户。

如今的璧山,正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拥抱世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新版图徐徐展开。

“物流+通道”融合 健全现代流通体系

近日,一列满载着工业机械、农副产品和化工产品的班列发运,到达广西钦州港后再由轮船转运发往越南、泰国、菲律宾等RCEP成员国。璧山区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动力机械产品就在该批货物中。

“以前经东部地区出海到东南亚,要花近1个月时间。现在通过铁路由广西钦州港出海,全程只需1周左右。”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每个月有超过400万美元的产品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往东南亚市场,2022年公司的海外订单发运量同比增长了80%。

“璧山造”优质产品走出国门得益于日益提升的对外开放能力。近年来,璧山区融合推进“物流+通道”建设,着力搭建“四网融合”多元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对接全市“四向五廊六通道”物流通道规划,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运转的现代流通体系支撑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组团出海,过去一年璧山区进出口总额增长30%。

谋划构建重庆新机场“铁公空”多式联运货运枢纽格局,这里连通内外的综合交通网络呼之欲出。围绕机场谋划璧山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在重庆新机场设站串联主城都市区和周边各大综合货运枢纽,实现璧山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庆国际物流通道的快速直连。推进渝遂高速复线、永璧高速建设,合璧津高速实现全线贯通,金凤隧道具备通车条件,适时开工建设黛山大道北延线、茅莱大道西延至合璧津大兴互通连接线和虎溪隧道,通过公路交通网络高效衔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园区等全市重点物流通道,高效融入全市多式联运网络。

着眼布局物流园集疏运系统,这里集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国家级物流枢纽平台加速形成。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物流体系,加强行业龙头物流企业的引进和合作,依托璧山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产业,结合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服务型工业物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工业物流企业,建设精益化、智慧化工业服务型物流园区,实现渝西片区铁水联运通江达海。

通过补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短板,璧山区强化与国际、国内重点区域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的畅联,进而降低企业物流综合成本,不断提升区内企业辐射全市、对接东盟的能力。

“平台+贸易”融合 拓展外向型经济体系

2022年7月,缅甸推广中心正式运营,正在积极筹建中缅经贸论坛,推动公务团、商务团互访,促进新能源汽车、通用机械、优质农特产品、红木、玉石等产品贸易,中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步入了快车道。

2022年12月,美达电器(重庆)有限公司95箱价值4.25万美元的连接器正式进入璧山高新区公用型保税仓库,标志着保税仓库正式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今年4月,璧山高新区名列第二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名单……

作为璧山区内陆开放新引擎,一系列开放平台的加速聚集为璧山高新区蓄势赋能,璧山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 805.9亿元,园区工业集中度提高到 93%,产出强度达到155亿元/平方公里。

平台是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开放平台能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璧山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为主平台,增强璧山高新区、服务业发展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开放引擎功能,提质建设高能级开放开发平台,推动与国(境)外有关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向型经济体系,推动璧山从贸易大区向外贸强区转变。

构建完善外向型经济体系,源于培育贸易新业态。支持新能源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通用机械等产业开拓东南亚、中东欧等潜在市场,推动璧山工业产品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活跃的商品之一。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快建设市级服务贸易发展基地,培育服务贸易品牌企业,形成旅游、中医药、数字文化等服务贸易新优势。

构建完善外向型经济体系,源于培育贸易新主体。健全外贸主体梯队培养模式,培养壮大一批特色突出、外向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外贸企业,制定外贸小微企业成长行动计划、百企贸易成长计划,鼓励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外贸企业。大力引进培育国际化研发、设计、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机构,打造全景式服务、全渠道融合的国际服务平台。

构建完善外向型经济体系,源于完善合作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并购、资产并购、品牌并购,促进璧山产业扩链补链,加快形成面向东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农机通机等标志性合作产业链。

此外,璧山还依托中新(重庆)科技城、重庆东盟合作中心、缅甸推广中心等资源载体,统筹全区“一带一路”、中新合作、东盟合作等经贸合作工作,加强与云南、广西合作,开拓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上海、武汉等中东部城市在金融、物流等生产服务领域的合作,扩大对外合作关系网。

“安商+招商”融合 优化涉企服务体系

今年初,璧山区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辆辆崭新的三轮摩托车整齐排列,等待装车出口。作为一家从事三轮摩托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企业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缅甸、巴西等国家。今年以来,企业出口订单持续火爆,但却为了资金周转问题发了愁。

璧山区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对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外贸企业的“陆海新通道贷”专项服务。腾田科技不需抵押物,就获得了200万元的融资,为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解了燃眉之急。

提升金融服务在对外开放中的支撑作用,彰显了璧山进一步优化涉外企业全流程服务体系的决心。近年来,璧山区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招商安商,增强存量外资企业在璧山持续发展的信心。

在创新对外资企业服务方式领域,璧山持续发挥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高“行政服务管家”对重点外资企业的服务质量,为区内外资企业、外资项目提供前期投资咨询、中期审批代理、后期服务保障等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并定期走访外资企业,扎实开展“三送一访”活动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实现区内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服务全覆盖,针对性解决好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创新对外招商引资领域,璧山根据全球、全国产业发展趋势和全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摩、电子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半导体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园、中新(重庆)生命科学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和大健康四大产业集群。

此外,璧山还着力做强金融支撑,推出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八大资金池”,进一步培育壮大金融服务主体,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来璧设立功能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等机构,推动对外金融领域业务合作,扩大双向资本流动规模。

向开放要活力,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璧山不断完善对外开放顶层设计,更好在全市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深化对外开放再攀新高度。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