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5G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经国家财政部、人社部专家竞争性评审,南岸区从全国35个申报地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本次全国共有20个地市入选,南岸区是重庆唯一入选地区。
自4月29日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评选启动以来,南岸区先后从全市、全国竞争性评审中胜出,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城市。入选成功后,每个示范项目将获得不超过1亿元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同时,南岸区还将获得不超过2000万元的市级补助资金支持。
位于南岸区的重庆邮电大学。受访单位供图
机制创新 做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示范
近年来,南岸区人力社保局主动作为,建立起人力资源信息库,以解决就业需求不清为目标,通过大数据比对,劳务经纪人、网格员、就业信息员上门采集等方式,动态掌握54万户籍劳动力和市外来区常住劳动力就业需求。同时,南岸区人力社保局牵头组建起就业服务联盟,以解决就业信息对接不畅为目标,搭建线上线下招聘求职平台,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到2023年底,保障区重点产业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
此外,南岸区人力社保局组建创业联盟,以解决创业能力不足为目标,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融资对接等全链条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预计到2023年底,扶持初创企业700家以上,带动就业4000人以上。
在培训方面,南岸区人力社保局以解决技能要求不适为目标,开展重点企业“揭榜挂帅”培训,帮助企业稳定岗位,重点群体依靠技能就业。到2023年底,开展企业职工培训8000人以上,重点人群培训5000人以上。同时,区人力社保局还以解决人才服务产品供给少为目标,开展企业人力资本管理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提升人力资源运营效率。
南岸夜景。受访单位供图
模式创新 做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
在创新模式方面,南岸区人力社保局聚焦解决就业服务载体不足、培养能力不强,围绕电子信息、智能研发、工业软件、数字营销,市区共建15万平方米人力资本产业园,到2023年底,提供实训工位1100个以上,实训规模5000人以上,到2025年底,实现就业和人力资源流动20万人次以上,人力资本服务年营收40亿元以上。
同时,南岸区人力社保局采用创新“政府+市场”联动模式,聚焦解决创业支持能力不足,与清华力合科创合作,在长嘉汇共建核心展示窗口,为创业者提供投融资、市场推广、成果转化等9项服务,实现人才聚在南岸,优质项目创在南岸。预计到2023年底,聚集优质企业100家以上,青年人才1000人以上。
此外,南岸区还积极引进高校资源,采取创新“政府+高校”联动模式,聚焦解决创新要素集聚不足,与重庆邮电大学共建环重邮创新生态圈,建设创新生态展示中心、创新研发核心区、高端科创孵化区、产学研用协同加速区。预计到2023年底,招收研究生5000人以上,聚集科创企业1000家以上。
资金创新 做提升就业资金绩效示范
在资金带动方面,南岸区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三级财政资金1.4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市级、区级财政配套资金各2000万元)带动国企投资2.6亿元,带动比近1:2。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就业培训、就业保障、数字建设和机制建设4个方面。国企投资用于广阳湾就业服务核心示范基地、长嘉汇就业服务核心展示窗口建设装修等,目前,国企资金已全部到位。
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示范项目资金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14亿元,撬动比近1:4。社会资金主要用于人才创业楼宇、交流会议中心、清华校友人才公寓等建设。
预计到2023年底,南岸区能促进2.6万名大学生充分就业,帮扶1万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助力200余名退役军人安心就业。南岸区就业数量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3.74万人跃升到5万人;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技能劳动者占比由27.9%提升到29%;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由63%提升到75%;就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由80%提升到90%。
下一步,南岸区人力社保局将强化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高效督导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扎实推进,发挥项目示范作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