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敬老、爱老、为老——看渝北如何跨越“年龄鸿沟”!

发布时间:2021-11-12 11:36
发布时间:2021-11-12 11: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021年4月龙山路社区养老服务站组织音乐合唱队开展“在歌声中传承党的光辉历史”音乐党课活动

这是一场你我皆置身其中的变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渝北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27.39万人,老龄化率18.26%,这意味着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

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现实问题: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及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老年群体的担忧将如何有效排解?年轻一代如何平衡自身发展和照顾老人的抉择?

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一条条跨越“年龄鸿沟”的有效路径正在渝北探索、实践。

改造公共设施,让老人走出去!

10月14日正午时分,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益寿园里有一位老人,正一手拎包、一手扶着新安装的栏杆,埋头爬梯。

老人姓李,75岁,每天都会经过这40多步楼梯,到家对面的益寿园益寿亭下棋。“以前爬这段路觉得特别漫长,如果不想爬楼梯,就要沿着斜坡绕行三刻钟到益寿亭。”李爷爷说,自从益寿亭附近装上了手扶栏杆,自己爬梯轻松了很多,孩子也更放心他出门下棋了。

益寿园里总长约50米的“康复栏杆”

在益寿园,处处可见这样的“友好”:总长约50米的“康复栏杆”,方便老人们手扶着散步、晒太阳,或者用来压腿,减少疲劳、辅助锻炼;70米适老化弧形椅子、39个适老化弧形椅子扶手、200余米单层室外树脂扶手、60余米廊架美人靠;座椅扶手上还设有可以靠放拐杖和水杯的位置……处处便利老人出行的细节提升,吸引着老人们从家里走出去。

益寿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走出益寿园,渝北区更多的公共区域也在崭露新颜。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区共投入1120万元,促进活动设施适老化配套,打造“老年人生活圈”。来到回兴街道的黄桷坪体育公园:行路扶手、休息座椅、石桌、散步木栈道楼梯加单面扶手随处可见;仙桃街道兰馨社区养老服务站除在台阶都装上扶手外,还设立了无障碍通道;双凤桥街道在无障碍卫生间内设有扶手和呼叫器;龙溪街道加州花园增设防滑地面;宝圣湖街道的健身步道长廊、健身器材为老人就近锻炼提供了可能……年底前,全区将增设便民座椅600套,安装健康设施450套,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休闲健身圈”。

消除“数字鸿沟”,让老人跟上来!

“智慧生活”成为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智能技术应用于适老化场景?渝北也进行了创新。

龙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智慧运营管理区

第一步:搭建区级智慧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集基础涉老数据库、养老设施管理、养老政策审批为一体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可以实现机构养老服务全流程动态监管和居家养老服务全过程跟踪监察。

在渝北,目前已有近300处养老服务设施配备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信息设备接入区智慧养老云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自费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云平台呼叫系统,为居家服务的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等重点群体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等服务3.4万人次。

全区助餐点配备的人脸识别系统

第二步:加大智能产品应用。全区助餐点均配备人脸识别系统,老年人刷脸即可享受助餐服务,数据同步上传至企业和政府,实现服务便捷化和补贴精准化,据统计,已有3万余人次刷脸享受助餐服务;依托照护平板和智能穿戴设备,在悦来老年康养中心等服务机构搭建数据分析模型,对老年人全天候监测和精细化服务;对仙桃街道200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实施智慧化改造,将网关等设备接入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第三步:引导老人“触网”。依托全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定期开设“老有所e”智能课堂,开展智能设备使用讲堂和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生活。全区还将在年底前建成镇街老年大学分校22个,实现城市社区有需求全覆盖。

提供贴心服务,让老人乐起来!

龙山街道老年助餐点

民以食为天。渝北区已建成44个老年助餐点,可给予高龄、特殊困难老年人2-8元助餐、送餐补贴,配套助餐点建设、运营补贴,为老年人提供订餐、就餐、送餐便捷服务3.2万余人次,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医能进家门。在双龙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流动健康车,医务人员可以在车上完成登记、B超、心电图、抽血等操作,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体检。“过去去一趟医院,来回路程1小时,排队检查又是1个多小时。现在在家门就可享受这些服务了。”社区老人说。接下来,渝北区还将投入700万元,在城区10个街道依托已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档升级、新建等方式,重点打造慢性病康养理疗服务站28个。

老年人助浴点

难有社区帮。渝北出台并不断完善了《渝北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投入1000万元,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社会老年人提供信息关爱服务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城市地区由各中心、站就近上门实施,农村地区统一购买服务实施,累计发放手机3268台,提供线上服务近8万人次、线下居家上门服务3万余人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志愿者在两路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公布的首批99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中,渝北仙桃街道睦邻路社区、两路街道义学路社区、双龙湖街道飞湖路社区、龙山街道旗龙路社区榜上有名。优化老年社会生活环境,构建尊老爱老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城区建设的应有之义。给老年人一个舒适安逸的晚年,渝北正在不断地探索中。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