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既要“面子”好看 更要“里子”好用 忠县 城市环境更美丽 市民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1-03-16 14:39
发布时间:2021-03-16 14:3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石宝寨

忠县县城滨江路一角

中博香山湖

建设中的新生港一期工程

“十三五”时期,是忠县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5年,是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的5年。按照中央“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发展总体要求,忠县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定位,提出建设“诗意山水·忠义之州”特色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如今,“一江两岸四片区”的城市框架犹如一幅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市变化、人居变迁,短短几年发展,忠县城区荒山变金山、旧貌换新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中等城市”,在“双特”思路引领下,忠县加快三大开发,彰显四大特色,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一大批建筑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从建设城市的“面子”好看,到完善城市的“里子”好用,不仅让整个城市建设更美丽,更让市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心。

拉开城市骨架 城市大变样,旧貌换新颜

早春3月,草长莺飞。3月5日上午,忠县中博鸣玉樾府售楼部,公司负责人何芝光热情接待着前来看房的客户。何芝光是2004年进入忠县的,同时他所在的广东安华集团也成为参与忠县城市建设“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从开发汤家沟到鸣玉溪,从建设小区到建成社区,忠县近几年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逐步实现了从品位小城到特色中等城市的跨越。”何芝光说。

站在忠县香山路之巅,远远望去,中博新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三公里片区商贾云集、人气兴旺;漫步忠县街头,绿荫盖顶之下,人潮车流熙来攘往,处处欣欣向荣。

近年来,忠县深入贯彻“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力以赴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特色中等城市。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忠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先后建成电竞场馆、烽烟三国、忠州大剧场、G50高速忠县互通扩能改造、新人民医院等重点民生项目,新生港、乌杨公用码头、疏港大道、玉溪三桥、甘井二桥等重大项目加快了城市基础开发;北滨体育公园、白公生态文化公园、滨江公园、鸣玉溪公园等相继建成,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好去处。

如今的忠县,已成功吸引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入驻置业,恒大、碧桂园、金科、北京城建、泸州新城集团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总投资114亿元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高品质大型综合社区和新商圈;建成了以“水墨丹青、高峡平湖、紫极晚烟、翠屏春晓”为主线夜景灯饰工程,形成了“水+绿+城+桥”夜间完整景观体系;打造的“州屏生态廊道”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20年,忠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6平方公里。

家住中博香山湖的杨蓉从小生在忠县、长在忠县,她是这座城市变化的见证者之一。“这些年忠县的变化实在令人惊叹,从汤家沟到香山湖再到鸣玉溪,这些以前不起眼的地方,仿佛一夜之间崛起一座新城!”杨蓉说。

杨蓉口中的汤家沟位于原忠州镇老城与红星移民小区之间,呈“7”字形。曾经,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因脏、乱、差而闻名。

“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从不追求盲目的外延式扩容模式,也不要求房地产企业贪大求洋,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在房地产开发中更多地融入中国元素和忠文化符号。”忠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随后的香山片区改造工作中,忠县坚持因地制宜的初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拓宽改造道路、新建小学公园、完善基础设施,香山片区从过去土质贫瘠的荒坡改造成宜居宜业的黄金宝地,并且因其优质的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好口碑。可以说,香山片区开发为县城后续项目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本与借鉴。

提升城市品质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

相较于汤家沟、香山片区的荒山变热土,鸣玉溪片区改造及开发则更进一步聚焦于“人”。

在忠县看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通过棚改,我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忠州街道鸣玉溪社区居民王晓蓉谈起自家参与棚户区改造的事喜上眉梢。

“如果不是棚户区改造,我家的老房子很难卖出好价钱,连出租都难。”王晓蓉说,“原本我们一家就想着换新房,老是愁钱不够。棚改工作启动后,我成了第一批签订拆迁协议的住户。”

王晓蓉说,她家的房屋位于交通宾馆附近,两套房共有190平方米,加上提前并按时签约奖励40%,她将得到近270平方米的还房面积。

目前,随着工程建设快速推进,鸣玉溪片区焕然一新,品质住宅、多层车库、滨水公园、购物中心一应俱全。去年11月,王晓蓉已拿到新房钥匙。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忠县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7351户、77.2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6378套、安置群众1.9万人,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3818户,兑现补偿资金10.37亿元,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与此同时,忠县还先后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大府邸小区、乐天小区、锦鸿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大幅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民生工程不求高大上,我们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着眼于实用,主要完善小区步道、照明、给水、排水、停车等设施,引导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实施屋顶改造等。”忠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忠县及时开展城市污水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2020年,忠县建成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613公里、污水管网7.67公里、雨水管网2.32公里,建成乡镇污水管网9.52公里、污水提泵站10座。完成新立、任家、金鸡、双桂、花桥、石黄、野鹤、金声、善广、拔山、白石、官坝、黄金、磨子、三汇、洋渡、永丰等17个建制场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开展城区污水管网精细化排查工作,结合排查成果制定了改造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城区雨污水管网“一张网”。

为优化城市环境,2020年,忠县还结合城区濒临长江的实际,启动了“滨江十里画廊”城市综合提升项目,项目从白公街道九蟒片区滚装码头下穿交叉口,止于忠州街道辖区苏家组团恒大东侧独珠江村入口。将按照“应绿尽绿、能绿则绿、一地一策、一地一案”原则,启动县城39处高挡墙、建设预留地块、在建临时空地,实施生态防护绿地绿化;利用长江岸线,结合沿江综合整治,在城区西山片区山体及忠义大道、忠州大道等城市干道的两侧,建设步道、亭榭,栽植花卉竹木,打造7个节点园林景观。利用道路线形和山体山势,以及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形成十里滨江画廊。

港产城融合发展 高质量建设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近日,在离忠县城区约20公里的长江左岸香水溪至秀水溪江段,忠县新生港(重庆中交新生港,简称“新生港”)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岸上,正在抓紧建设的多个泊位里,数辆挖掘机、打桩机轰隆作响,沿着规划好的土地方位严格作业。另一头,试运营的5个泊位里,从湖北运来的钢材刚刚进港,岸桥司机全神贯注,轻取轻放,快速将船上钢材卸下。

“水运运费远低于陆运,每吨货物每公里运费均不超过0.1元,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成本。”忠县新生港负责人介绍,去年底,新生港前5个泊位开启试运营,吸引了众多客户。目前,入港货船以运输钢材和化肥为主,加之装卸货物服务较好,新生港初生便赢得了极好口碑,又吸引了米、面等各行业商户前来洽谈。

身为常年深水良港,新生港是三峡库区回水高水位全年都能到达的最西端,有江海直达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忠县将新生港规划为大规模腹地吞吐港和区域水陆交会枢纽,着力打造精心打造“铁公水”综合集疏运体系,成为支撑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交通节点。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是一座‘空城’,不会有发展活力。反之,产业发展如果没有配套城市设施,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忠县城市建设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

为将忠县建设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忠县已把新生港作为发展忠县临港经济、促进产城融合的重要抓手,正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加快新生港建设,坚持以港兴城、港城互动,开发建设临港新城”,进而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2021年,忠县将加快完成新生港建设,力求强化港口、产业、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以港兴城、以产兴城、港城互动、产城融合,实现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城市整体功能最大化。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城市提升工作,按‘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总体思路,统筹城市、城镇、乡村发展,完善城乡功能、提升城乡品质,打造美丽滨江十里画廊,塑造整洁、美丽、精致的城乡空间环境。”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忠县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市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进一步充实“一江两岸四片区”城市骨架,高质量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实现“十四五”全县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链接》》

突出江城特色 传承保护好“忠文化”

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城市文化特征,决定着城市的品位。

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忠州城依山傍水、桥岛相连。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忠州城成为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遗存下来的老城被称为“三峡老街”。遗存的古门、古井、古城墙、古民居等处处透出忠州古城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厚重感,能唤起众多忠州人的乡愁记忆。

“挖掘和保护忠县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也能凝聚新时期城市精神。”忠县相关负责人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和品质。

为保护性利用好老城,忠县相关部门科学规划,积极招商引资,着力在保留历史痕迹、修补城市肌理的基础之上,配套生活服务、引入商业业态,打造融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商务旅居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峡老街”。

近日,我市举行《“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作为“三峡库心·长江盆景”主要范围涉及的区县之一,忠县如何做好这跨区域规划中的重要角色?

忠县将全力突出“江城特色”,进一步疏解老城,留白添绿补功能,同时讲好“忠·诚故事”,打造“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传承保护好“忠文化”,建设“三峡库心”文旅综合体。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