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内江签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现场 摄/刘汪洋
近年来,荣昌这个位处川渝交界处的腹心城市,积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格局中去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今年5月,荣昌被列入重庆主城都市区后,该区就自身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要求: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找准定位
服务成渝协同发展
荣昌区位于重庆最西端,与四川泸州、内江、资阳3个地级市的4个县(区)接壤,有86万人口,素有重庆“西大门”之称。
按照过去的一般发展规律,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往往跟距离大城市的远近有关:离大城市越近的地区,越易接受大城市辐射带动,越易参与大城市产业分工,发展的速度越快。荣昌一段时间以来,也受此影响。
而改变荣昌发展轨迹的,在于该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的转变: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年底,荣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的总体目标。
荣昌变为成渝主轴线上的“黄金联结点”,可“两边吃糖”,同时接受重庆主城、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以招商引资为例。如果仅是面向重庆主城需求招引企业,荣昌可能不占优势;如果同时面向重庆主城和成都两个城市需求招引企业,这个企业就可以同时向两边拓展重庆和成都市场,或者同时为重庆和成都产业配套。这样一来,荣昌吸引的就不是小虾米,而是大鱼了。
荣昌区委、区政府判断,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渝两地变过去“背向发展”为“相向发展”必将成为趋势,成渝推进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推进一体化发展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为抢抓机遇、抢先一步发展,荣昌在明确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总体目标的同时,还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壮大自身实力。建设国家货运机场、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三件大事”,为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提供支撑。二是扩大对外合作。致力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在服务成渝协同发展中发展自己。
形成合力
成为企业抢滩发展的战略要地
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让荣昌很快就在“三件大事”上取得突破:2018年2月,荣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科技部领导去年专程到荣昌高新区考察并作出评价:“比想象的还要好”。2019年2月,国家批准在荣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全国生猪看荣昌”有了真正的平台。积极争取建设荣昌国家货运机场,2019年4月,荣昌货运机场选址通过专家预评估。
在推进川渝合作方面,荣昌更是勇当“先锋队”与“排头兵”。2017年,荣昌倡导召开渝西川东市区合作座谈会,并形成《荣昌共识》。2018年在全国两会首次发声“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同年借两省市川渝合作座谈会,构建起“泸内荣永”协同发展合作机制,衍生“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并应邀加入渝川黔毗邻地区发展协作会、成渝轴线区市县发展联盟等多个合作机制,为川渝毗邻地区深化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范本。
今年,荣昌又分别与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等周边地市签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包含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共计77项重点任务。今年1月,泸州云龙机场荣昌候机厅正式启用,2019年11月,泸州港务荣昌无水港正式建成投用。
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打造中国“第四极”的呼声不断高涨,位处成渝“黄金联结点”的荣昌区因其在争做“主战场”、当好“桥头堡”上积极主动作为,迅速成为企业抢滩发展的战略要地。
以陶瓷、食品两大消费品工业产业为例。过去,荣昌陶瓷产业以生产酒瓶为主,近年来,该区就引进了唯美陶瓷、惠达卫浴、金意陶、北京创导工业、日丰卫浴、华兴玻璃、德力玻璃等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全区陶瓷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唯美陶瓷、惠达卫浴、金意陶是全国排名前十的高端陶瓷企业,华兴玻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生产食品包装瓶玻璃企业,德力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玻璃器皿制造企业。今年11月,荣昌成功创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这些知名企业之所以“抢滩”荣昌,就是看到了荣昌可同时辐射川渝两大市场的优势。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食品、医药、化妆等行业生产玻璃包装瓶,是可口可乐、李锦记、海天调味、老干妈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该公司在荣昌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李锦记、江小白两个大客户分别在成都和重庆江津,在荣昌建厂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在食品产业,荣昌近年先后引进重庆琪金食品集团、上海紫燕食品集团、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重庆椿林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产值在全市排名第二。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59家,实现产值148.29亿元,同比增长9.78%。
在众多抢滩荣昌发展的企业中,不仅有很多来自东部沿海的企业,还有很多四川企业,荣昌已成为川企进军重庆市场的前沿阵地。
其中,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便是由四川绿然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占地1038亩,是荣昌有史以来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该产业园已于今年8月投产,已从沿海地区引进入园企业32家,注册企业22家。
该产业园是川渝首个专业的电子电路产业园,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生产电子电路板(PCB)775万平方米,将大幅降低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成本,大幅提升了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数据表明:2019年,荣昌共签约项目341个,合同金额1269亿元,工业招商项目落地转化率70.1%,居全市第一;今年1月—11月,荣昌新签约项目158个,合同金额429.96亿元,新开工项目109个,总投资211.61亿元,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在今年1月—11月荣昌新签约的158个项目中,川渝合作项目就达66个,合同金额166.323亿元;新开工的109个中,川渝合作项目就有54个,总投资100.073亿元。
当好“桥头堡”
全力打造增长极
今年5月,荣昌被列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被赋予当好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任。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使命,荣昌作出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这一新目标要求。
如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荣昌区委、区政府要求一手抓壮大自身实力、一手抓扩大对外合作,坚持“补短板、做强项、提品质”,着力“四个新”,实现“五个提升”,同心合力推进川渝合作。
在“四个新”方面,一是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依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集中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科院以及一批优质企业的比较优势,实现畜牧科技的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畜牧科技城。擦亮中国(西部)陶瓷之都名片,持续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成立陶瓷研发中心,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依托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打造具有西部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二是着力构筑产业经济新高地。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建好“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加速构建消费品、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6+1”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群,构建数个百亿级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本土主板上市企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三是着力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主动融入“双循环”,探索东西部协调发展新路径,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融入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空中、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联合泸州港、内江铁路货运枢纽,打造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金三角”。联合毗邻地区,构建“一环十一射一联”高速公路网、“三纵五横四联线”国省干线公路网。推进公共服务政策协同发展,在平台共用、资源共享、联防联控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四是着力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聚焦实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探索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路径,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和美食休闲之城,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在“五个提升”方面,一是提升战略认知水平。在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接受、传递、放大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二是提升科学规划水平。实现与全市“十四五”规划和毗邻地区规划相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更加凸显“桥头堡”的新发展格局。三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毗邻地区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深化产业联盟合作,共同争取成渝两地重大产业布局。四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立足成渝,面向东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国土空间、生态环境、改革开放、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积极争取“四横两纵一环一支线”铁路大通道、“一环十射两联络”高速公路网络纳入国家、重庆市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规划。五是提升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水平。努力把良好的政治生态转化成为良好的发展状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此作为荣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的根本保障。
在同心合力务实推进川渝合作方面,荣昌将大力推进实施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重庆荣昌优食谷等一批川渝合作重点项目,为双城经济圈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提供参考,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目前,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已在内江、资阳、富顺、荣县等四川区域,以及河南、广东、贵州等地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区域中心;已在三台、达州、内江等四川区域,以及黑龙江、贵州、河南、山西等地建设国家生猪交易区域市场20余个。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已在泸州、内江设两个分院,已建成内江猪研究所,与华西医院共建早产儿研究动物实验平台,与中科基因共建川渝地区第三方兽医实验室检测检验机构,与成都中科奥格公司、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孵化园(天河园)、俄罗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国立大学)等签定了《关于共建基因编辑动物生物材料科研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9个功能平台之一,示范区将以内江、荣昌为两大核心,分散式或组团式布局生产基地、孵化中心、加工园区等,总体形成“一城两核多园多基地”发展格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赵童 王琳琳 任悦 图片除署名外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