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宣传走进企业
工伤预防“五进”活动走进万州区人力资源市场
针对性开展“入千企护万名”工伤预防现场培训教学
开展工伤预防技能体验教学
生命重于泰山,工伤重在预防。工伤预防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既是人民幸福之本,也是立业发展之基。
今年,是全面实施《重庆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工伤预防、安全发展的理念早已深植城市肌理。
把预防的关口前移一寸,人民的安康就增进一尺;当安全发展的根基夯实一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更加铿锵有力。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保障、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作为工伤预防的根本出发点,积极扩大工伤保险制度覆盖面、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开发信息化数字平台、创新工伤预防宣传推广……推动工伤预防深入人心、见行见效。
守护的是生命尊严,筑牢的是发展根基,托起的是民生安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措并举推动工伤预防工作做实做细,给全市1100余万名就业人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机制筑基
强化立体防护网 项目推进有章法
每一位普通劳动者,都是支撑家庭的重要力量,更是城市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切实做好工伤预防工作,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劳动者构筑安全屏障,正是城市发展韧性的生动体现。
一直以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周密部署、细化措施,大力实施工伤预防项目,打造全市“一盘棋”的“立体式”工伤预防工作格局。
“工伤预防事关职工生命安全、企业稳健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是构建安全生产防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工伤预防,不但可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还可以减少社会的经济损失,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顶层设计,优化全流程工作体系。为确保预防成效落到实处,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我市深入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工伤预防意识及能力为主线,突出“宣传普及、专业培训、调研指导”三个重点,深入开展“入千企护万名”工伤预防系列行动,全面覆盖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工伤预防理念培育、责任体系、目标明确、技能提升、风险评估、措施制定及监管强化等方面,形成工伤预防项目“立项—实施—评估”全流程闭环工作体系,确保工伤事故隐患早发现、早识别、早应对、早预防。
精准施策,动态调整创新工作方法。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定期组织召开市级工伤预防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分析研判全市工伤预防相关事项;制定全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伤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项目化推动全市工伤预防工作;出台危险化学品、矿山、机械制造、铁路运输、铁路建设施工等5个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区县工伤预防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属地责任和主管责任,系统部署全市全年工伤预防工作目标任务……一项项制度陆续出台,一个个工伤预防项目加快实施,不断强化工作调度、责任落实、统筹联动,实现全市全域一个步调,全面铺开工伤预防工作。
“打表计时”勇担当,“挂图作战”见成效。五年来,全市各区县工伤预防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全市用人单位和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再到“我会预防”观念转变,工伤保险基金可支付月数从最低时的2个月增长到13个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靶向攻坚
一对一统筹发力 精准防控显成效
去年4月,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仓库里,一场关于工伤预防的“变革”悄然拉开序幕。
作为重庆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企业,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向重庆市工伤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启动工伤预防项目,开启了一场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的深度转型。
项目实施周期内,车间内随处可见生动有趣的工伤预防宣传海报和标语;工伤预防专家团队深入车间一线,像医生一样为企业“把脉问诊”;通过模拟事故场景、VR体验等方式,让员工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伤带来的后果。“以前觉得工伤预防就是发发手册、贴贴标语,没想到还能这么有趣。”一位参加培训的员工感慨道。
项目实施一年来,该公司工伤事故数量同比下降5%,切实从源头减少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伤预防项目是重庆市工伤预防工作探索实践的创新之举,也是重庆市聚焦全市全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现场风险隐患调研指导+一线工伤预防宣传引导+沉浸式工伤预防互动培训+回访风险隐患督促整改”,宣传和培训两手抓、两手硬的缩影。
强化宣传,构建全方位工伤预防传播矩阵,提升工伤预防关注热度。
我市全国首创以爱为枢纽,以家为载体的“渝预家族”工伤预防创意IP形象,并创作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系列衍生作品,加大宣传力度;搭建“1+2+5+N”的宣传体系,即1个平台(工伤预防网络学苑平台)、2档节目(新闻会客厅栏目、新职伤脱口秀节目)、5类宣传片(普法案例宣传片、微电影、说唱歌曲MV、MG动画片、工作总结片)、N个宣传媒介(中央和地方网络媒体,纸质媒体,自媒体及轨道交通,户外大屏等)形成工伤预防宣传矩阵,营造出工伤预防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
深化培训,四维体系提升预防效能,提高工伤预防精准靶度。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着力深入厂区站点、搭建网络平台、丰富培训模式、强化评估问效,四维发力确保培训质效最大化。例如,五大重点行业企业培训采取500米范围内GPS线上定位打卡+线下签到及班主任课前、课中、课后检查在训情况等形式进行全流程监督,培训做法在应急管理部全国调度会上获得点名表扬。
瞄准全市重点高危行业领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科学确定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行业为全市工伤预防的重点行业,并建起一支由400余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市级工伤预防专家库。专家们定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脉问诊”,为重点企业定制“培训套餐”,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做到“一对一”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护航新就业,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拓宽工伤预防覆盖广度。
作为全国7个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市之一,重庆市在关注重点行业、企业的同时,也着重关注新兴领域,加快落实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要求,将美团、饿了么等7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面向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运师傅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普及职业伤害保障政策内容,切实提升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预防意识与能力,探索出地方特色委托承办模式。
据统计,全市已组织开展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30余场,累计培训近1200家重点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岗位人员5000余人次;共组织工伤预防专家深入重庆市69家重点企业、13个在建工地“体检”,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隐患500余项,涉及职工6万多名,实现了“全覆盖”与“抓重点”的有机统一。
智治增效
搭建数字化平台 智慧预防护安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是一个数字时代,也是一个变革时代。在数字化浪潮中,工伤预防工作必须“智慧升级”,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才能答好新时代工伤预防考卷。
2023年,以“数字重庆”建设“一把手”工程为契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紧跟数字化浪潮,立足区域产业布局与人口特征,以“互联网+”为切口、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以大数据分析管理为抓手,倾力打造集全市工伤保险态势全览、工伤事故高风险企业预警、企业近年工伤事故分析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智慧系统——工伤预防“智控图”。
目前,全市企业众多、各类工伤事故数据纷繁复杂,如何实现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并为工伤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智控图”通过整合重庆市重点企事业单位近五年工伤事故数据,根据各区县区域特征,综合考量工伤事故发生频次、伤害类型、所属行业、伤残鉴定等级等诸多维度,将企业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正常运营”4种类型。同时,摒弃过去干枯生涩的数字展现,以“五色图”鲜明色彩为区分,做到辖区企业工伤事故隐患动态预警、一目了然,有力保障工伤预防工作科学化、精准化。
“‘智控图’在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精确到了工伤事故发生趋势、身体受伤部位、工伤人员年龄段及文化程度等关键维度,在强化专业性、权威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工伤预防意识,为后续开展企业工伤预防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宣讲打下坚实基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生工伤怎么认定?”“发生工伤应该怎么处理?”……为了让工伤预防知识浸润到广大职工的日常生活工作中,重庆市还构建了工伤预防网络学苑平台,将12集工伤预防系列动画,以群众易于接受、感染力强的形式进行直观宣传。
这些,都是数字化变革为工伤预防工作带来的良好改变。目前,重庆市已陆续建成“重庆市工伤预防风险智控图”“工伤预防一点通”“重庆市工伤预防网络学苑”等多个信息化数字平台,助力工伤预防更加精准实施,为全市职工托起“稳稳的幸福”。
以“数智”为引擎,乘“数”而上。下一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将继续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数据的深度应用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更加精准地做好职业伤害预防,朝着更加智慧、高效的工伤预防工作方向不断迈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