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重庆市召开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全市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果,系统部署2025年的重点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出席会议并作重要发言,会议由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杨荣刚主持。
会议指出,2024年重庆市医疗卫生系统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应急能力增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职业病防治、人口家庭工作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重庆市新增三级医院9家、三甲医院3家,新建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9个、市级35个,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均衡性;医疗应急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医疗应急综合演训中心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取得进展,智慧急救应用全面上线,提高了急救反应速度;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首批建设8家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提前达到国家标准,建成安宁疗护床位420张,推动老年痴呆防治等专项行动,强化了医养结合服务;职业病防治工作纵深推进,新发职业病数量和总量呈现“双下降”态势,制定并实施了全国首个职业健康帮扶地方标准;人口家庭工作富有成效,新增托位2.9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19个,连续两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对外交流合作亮点纷呈,援外医疗工作提质增效,国际合作扩面增量,成功举办首届两江国际医学年会,实施渝医人才海外研修计划,与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为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医院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服务模式需适应人口形势变化、应急能力需跟上紧急医疗需求等。面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挑战,2025年重庆要准确把握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具体规划包括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目标,转变服务模式以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增强应急能力以满足紧急医疗需求;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新增老年医院,提高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扩大安宁疗护床位,并建设更多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深化职业病源头治理和推动职业健康保护措施;优化生育政策和托育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深化合作项目。采取务实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医政工作:强化护理康复服务、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完善涉外医疗服务体系,并推动数字化水平提升,以实现医政精细化管理的升级。
医疗应急工作:强化医疗应急体系、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完善急救网络、建立现代医疗执法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救治能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以及构建现代行风建设体系等措施,全面提升医疗应急重点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老龄健康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新增老年医院、提升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扩大安宁疗护床位、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等措施,推进老龄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老年人健康获得感。
职业健康工作:深化职业病源头治理、推动职业健康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和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合作和对口帮扶等措施,全面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
人口家庭工作:重点推进优化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强人口监测和关怀计划生育家庭等14项工作,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家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合作工作:通过提升国际化水平、深化国际合作、创新援外医疗工作和加强外事管理等措施,全面推进国际合作重点工作,以服务国家外交、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和西部医学中心为目标,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忠县卫生健康委、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秀山县卫生健康委、渝北区卫生健康委、万州区卫生健康委、永川区卫生健康委、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作现场交流发言。
市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各区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委属(代管)单位,市疾控中心、市公卫中心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在渝军队医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