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截至去年底,重庆已建成685个就业帮扶车间,帮助1.2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其中,脱贫人口超过5000人,占40%以上。
近日,在奉节县安坪镇鲁渝协作返乡创业园的重庆市弘源鞋业有限公司帮扶车间,“嗒嗒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2019年,安坪镇通过招商引资,邀请业主谢康返乡创业,建成了这座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刚进车间什么也不会,培训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做鞋布,一个月左右就能上手了。培训期间每月还有1700元的底薪。”安坪镇合一村七组村民张玉说,现在她一天能裁剪几百张鞋布,月收入有4000多元。
在重庆,像弘源鞋业这样的就业帮扶车间,总数达到685个,已吸纳12657人就近就业,其中5071人是脱贫群众。
“农村留守劳动力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他们在扶老携幼的同时,也有就业需求。而设立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兼顾起照料家人的责任。”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685个就业帮扶车间当中,有60多个是去年新建的。“就业帮扶车间持续增多,与政策导向和支持密不可分。比如,经评选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可获得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每年还会根据车间稳定带动就业能力、增收能力等情况,给予带动就业奖补。”该负责人介绍。
他介绍,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多措并举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创建“车间+专家”模式,连续3年实施就业帮扶车间提质行动,按需组建专家帮扶团开展全链条帮扶;丰富“车间+活动”模式,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周活动等展销会形式,宣传推介车间产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运用“车间+互联网”模式,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开展就业帮扶授课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宣讲等,组织行业专家为车间扩大订单、对接融资、拓宽销路、打造品牌等,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