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针对持续高温天气,重庆抓好粮食抢收归仓工作,统筹全市400家农机合作社,引进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大型联合收割机,设立跨区机收作业接待服务站,畅通绿色通道,助力抢晴抢收。预计今年我市将有800万余亩水稻实现机收,机械化率有望提高至80%。
专家团队指导抗旱防灾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连晴高温少雨 局地旱情造成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
据悉,8月以来,我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偏少85.3%、77.3%,持续晴热少雨导致旱地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环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全市墒情干旱点位占比70.8%。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至9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仍将持续走高,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对农事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局地旱情发展已造成渝西、渝东北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
其中,后期干旱主要影响夏大豆、甘薯产量形成。造成蔬菜提早收头、水果品质降低,高温天气,易导致茄瓜豆类蔬菜提前结束采收,影响最佳产量形成。若旱情持续发展,还将影响蔬菜育苗换茬,柑橘类水果发生果实日灼、生长停滞。阻滞晚秋及秋冬种生产进度。持续高温少雨极易导致秋旱发生,使水源较差的再生稻田块稻桩快速失水,影响再生稻蓄留。土壤缺墒不利于秋马铃薯、秋荞麦等晚秋作物及冬油菜籽等秋冬种作物适期、适墒播栽,造成播期推迟、长势不均,影响苗情质量。
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预计超800万亩水稻实现机收
专家团队指导抗旱防灾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全市农业部门持续关注旱情发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抓好防灾减灾协同联动,建立与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针对高温天气,联合气象制定发布高温热害农业气象预警,针对性提出农事防御建议,及时防灾备灾,减轻灾害影响。
抓实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动员组织农技专家开展蹲点包片生产指导20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困难,落实抗旱减灾技术措施。加强灾情监测调度,积极利用“渝农汇”“重庆农技”“重庆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等平台发布高温干旱农事指导意见,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进防灾减灾措施落地见效。
借力“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及手机APP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服务,助力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庆农业部门将系统化、机制化、项目化抓实抓细抗旱救灾保丰收工作,切实保障全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充分发挥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及时准确把握农业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和全市粮食生产形势,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撑;密切保持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加快推进“巴渝粮仓”应用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形成“农业灾害风险感知—分类分级处置—风险、结果上报”的风险处置闭环链条,提升粮食生产风险智能研判分析处置能力;推进政策补贴、项目行动、金融保险齐发力,多维度、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组织发动19支市级技术指导组、防灾减灾专家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以及各区县、乡镇、产学研推单位的专家团队和农技人员,强化灾害风险特征识别及规律研究,指导农户趋利避害开展农事生产。指导农户有效落实抗旱减灾技术措施,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程度挽回农业损失。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