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南川区政府主办的重庆市2024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暨中医药法实施七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川举行。记者从活动中获悉,近年来,全市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启动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传承千年智慧 守护群众健康”为主题,设有名中医健康咨询义诊区、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传统医药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中医药文化集市。
在中医药文化集市,不少群众在南川区中医院的香囊制作展台动手制作中药香囊,记者看到,展台上摆放着薄荷、佩兰、陈皮、石菖蒲、丁香等8种中药材,“这8种中药材正是制作中药香囊的材料,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也有驱蚊的作用。”南川区中医院有关负责人向众人普及中医药知识。
在中医药文化集市,不少群众参与制作中药香囊。受访者供图。
在名中医健康咨询义诊区,由中医专家现场坐诊,为群众进行中医诊脉、体质辨识、健康咨询等服务;在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以耳穴压豆、针灸、手法推拿、眼部熏蒸、三伏贴、火龙罐、平衡罐、铜砭刮痧为主的中医技艺受到欢迎,现场排起了长队。
在传统医药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刺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桐君阁传统中成药制作工艺”“渝州正骨疗法”的传承人则现场展示了独门绝技,让群众近距离体验中医药传统技术。
中医药文化集市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维斌介绍,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已实现区县全覆盖,近50%的区县建有三级中医医院,100%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中医馆,94%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中药产业快速发展,“渝药”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持续深入开展,全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9.04%,居全国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