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石山增绿 重庆岩溶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40.8万亩

发布时间:2024-06-18 12:24
发布时间:2024-06-18 12:2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被称为“土地癌症”。2024年6月17日,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根据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全市岩溶石漠化土地面积比第三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减少440.8万亩,减少幅度38%,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重庆如何发力?

持续实施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促进石漠化土地顺向演变

近年来,重庆共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和森林抚育、三峡后续植被恢复项目、国土绿化提升三年行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林任务3000余万亩,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超过70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10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10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0%。

加强岩溶土地生态保护,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自然修复

重庆充分利用重庆气候资源和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大力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等森林保护措施,加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人为破坏打击力度,促进林草植被自然恢复,逐渐改善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据统计,岩溶土地通过加强保护促进自然恢复植被面积173万亩。同时,大力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各类土地上的生态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为林草植被的保有、恢复以及水土保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减少石漠化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对林草植被的依赖

重庆通过加大对农户建设沼气池、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生活电器等的政府补贴,大力推进燃气“村村通”工程,农户生活用能方式逐渐从使用柴火转向使用太阳能、天然气和电能等方式,明显减少了砍伐薪柴,对提高岩溶地区林草植被保有量和促进植被自然修复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岩溶地区拥有家庭沼气池的农户高达161.3万户,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农户比例达3.6%,拥有电饭煲等生活电器的农户比例达88.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家庭比例达1.2%,高山地区使用电烤火炉的家庭比例达85.7%。

转变土地利用及耕作方式,加快生态搬迁和城市化进程

重庆在石漠化重点区县实施林业植被恢复措施、草地建设、草种基地建设、青贮窖池建设、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对岩溶土地进行流域治理、系统治理,转变土地利用及耕作方式,有效保护修复了岩溶生态环境。随着岩溶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逐渐迁移,岩溶土地上人为扰动减少,生态环境承载压力逐渐降低,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的自然恢复。此外,工程建设修筑永久性道路、边坡、建筑和设施等对部分岩溶土地起到了固化和保护作用。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