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10点过,冬日的暖阳从云雾中探出头来,将阳光洒向巴南区圣灯山镇滩子口村。白墙灰瓦的民居、幽静整洁的院落、潺潺流动的溪水、色彩斑斓的青山,在泼墨山水画中渐次展开,画里乡村梦里乡愁,引来一波波游客前来打卡。
得益于2018年来全市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在重庆,像滩子口村一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她们由过去的“脏乱差”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蝶变。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是“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行动指南。
去年底,重庆在完成7929个行政村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后,就新制定了《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明确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向自然村(组)延伸;一类区三档村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农村基础设施布局更加优化,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等,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
农村垃圾
分类减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想不到瓶瓶罐罐投进‘小黄狗’,还能微信返现。”前不久,九龙坡区西彭镇村民周红梅将积攒了大半个月的可回收垃圾丢进“小黄狗”后,不到30秒,她的微信钱包里就收到了10多元钱。
“小黄狗”名叫垃圾智能回收储蓄柜,是去年九龙坡一家环保公司在西彭镇城西家园设立的垃圾回收点,居民可以通过回收部分垃圾变废为宝。
如今,周红梅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和宣传者。现在只要没事,她都会到村里转悠,向周围邻居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
“小黄狗”储蓄柜只是我市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一种办法。据介绍,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区域处理”四级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同时,全市7900多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率达99%,全市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达40%以上。
“通过三年行动,农村垃圾过去靠风刮的情况得到根治,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生活垃圾没能实现源头减量,就地转化成资源。”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五年行动方案,全市进一步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向自然村(组)延伸,每个乡镇将建成1-2座垃圾转运站,合理配置垃圾收运车辆等配套设施,到2025年年底,全市农村地区基本实现行政村、自然村(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全覆盖。同时,全市50%的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示范,农民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
农村改厕
注重实效做到改一户成一户
近日,记者来到奉节县云雾乡屏峰村六组村民刘金培家,看到他家的冲水式厕所,厕所干净整洁,墙壁四周贴满白色瓷砖。刘金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冲水式厕所带来的便利。
村支书陈建华说,屏峰村近年启动实施农村改厕,去年底全村281户完成改厕,但由于屏峰村地处高寒山区,管网冻裂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摸排,村里发现7户农民的户厕存在问题,目前都已整改完毕。
近年来,全市把推进“厕所革命”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先位置,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市完成农户改厕112.2万户,新建农村公厕3318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9%以上,农民群众基本用上了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
“如果单纯从数量来看,从2013年起全市财政奖补形式实现农村改厕的有近100万户,但今年我们通过摸排整改发现,户厕存在高寒山区因冬季管网冻裂不能全年使用等五类问题。”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按照五年行动方案,“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风俗生活习惯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户厕规划、设计、建设、粪污处理、维护管理以及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切实提高改厕技术水平,真正做到改一户成一户,力争到2025年,全市一类区三档村基本普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新建1000座农村公共厕所,让“方便”的事更方便。
提质升级
环境整治从点到线再到扩展成面
圣灯山镇有11个村3个社区,是巴南区典型的农业大镇。过去由于秸秆、柴草乱堆乱放,畜禽散养、白色垃圾随手乱扔、粪污横流等,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
2018年,圣灯山镇将滩子口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通过三年整治,滩子口村100余户农户门前的院坝不仅得到了硬化美化,房前屋后的边沟也得到清理,亮化工程让公路沿线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也变得干净漂亮。
今年,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示范村向11个行政村拓展,进行连片连面集中整治,圣灯山镇结合打造康养旅游小镇的契机,以6.8公里的圣灯路沿线的滩子口村、大沟村、沿滩村、西河村为重点,进行农房外立面改造、污水管网治理,“蜘蛛网”“蓝棚顶”治理等。
“三年行动,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入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从全面推开到整体提升的新阶段,因此我们决定通过示范引领,串点成片,连片扩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成片整治。”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选择“五沿区域”、村民聚居点、产业集聚地、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等区域,结合实际,合理划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到2025年力争每个区县建成1-2个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和1000个宜居村庄。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