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1.9亿年前 歌乐山有恐龙出没 重庆中心城区发现侏罗纪早期大型肉食恐龙足迹

发布时间:2020-06-02 11:20
发布时间:2020-06-02 11:2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研究人员在巨石上描绘一个个形似鸡爪印的恐龙足迹。(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供图)

61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消息,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去年发现的恐龙足迹群,经初步鉴定为一亿九千万年前侏罗统珍珠冲组兽脚类恐龙足迹群,相关成果已在英国知名科学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这也意味着,重庆中心城区发现了侏罗纪早期大型肉食恐龙活动的证据。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3月,攀岩爱好者在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部沙人防空洞附近的巨石上发现了46鸡爪印,后经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古生物学专家团队初步鉴定,这些鸡爪印实际上是形成于一亿九千万年前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兽脚类恐龙足迹群。

据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重庆市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代辉、重庆市地质调查院研究馆员魏光飚等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最新成果以科研论文《中国重庆早侏罗世以卡岩塔足迹为主的恐龙足迹群》发表于英国知名科学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

研究确认了该恐龙足迹为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且可以归入其模式种——霍氏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opii),为亚洲保存最好的侏罗纪卡岩塔足迹群。

代辉介绍,卡岩塔足迹最初指一种较大的(长约35厘米)三趾型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足迹的属名,其特点是不保留拇趾印痕,保留了第四指的跖趾垫印痕,与其余的印痕完全分开。卡岩塔足迹类广泛分布在全球北美、欧洲东北部、非洲和亚洲侏罗纪地层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禄丰、晋宁和四川攀西地区、陕西子洲的下侏罗统地层中。

代辉说,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位于两个相距大约3米的石英砂岩表面,共有46个三趾型兽脚类足迹。根据测量足迹的相对步幅长度,推测其为大中型兽脚类恐龙造迹而成,呈小跑的步态。

根据科学研究,在北美,卡岩塔足迹造迹者为兽脚类双脊龙类或基干坚尾龙类,生活在全球侏罗纪早期,是最早出现的大型肉食恐龙之一。代辉透露,在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卡岩塔足迹造迹者很有可能是中国龙。中国龙的头上有两个冠状物,体长约5.6米,体重可达半吨,是凶猛的大型食肉恐龙。

代辉表示,卡岩塔足迹虽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但在亚洲地区一直未发现确凿的霍氏卡岩塔足迹。此次发现丰富了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卡岩塔足迹群的记录,也进一步证明了亚洲乃至全球下侏罗统恐龙足迹多为兽脚类恐龙足迹,且足迹形态类型表现一致的多样性,这对研究中国侏罗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