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超大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 探秘三级治理中心的“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28 06:54
发布时间:2025-08-28 06:5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位于江北区的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在后台运维三级治理中心。(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7月23日,北碚区城区,一架智能无人机在空中巡逻助力智慧城市管理。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关键词 智慧城市管理

建成市、区、县三级治理中心,接入1000万余个感知设备,对23万个地上风险点进行监测,并对地下11万公里管网进行监测;超强算力赋能下,提前应对极端天气……在重庆,智能感知设备互联,AI精准识别,强大算力突破人力限制,超大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8月25日至26日,记者来到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北区,探秘三级治理中心里的“智慧黑科技”。

九龙坡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无人机当前锋,火苗“分分钟”被扑灭

“报告!中梁山附近有一处明显烟点,请确认。”8月25日上午10点,在九龙坡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九龙坡智慧森林防火系统显示出辖区各个火险隐患点,中梁山街道田坝村安九龙城云台弹出预警。

随后,一架无人机迅速前往烟点查看,实时回传的画面显示在大屏幕上。街道应急岗工作人员同时前往核查。

“放大焦距,查看具体情况。”九龙坡区治理中心业务协同科工作人员况昕祎发出指令。只见画面中,冒着腾腾热气的堆肥清晰可见,灰白的烟雾从夹杂着草屑和落叶的有机物中散发出来。前往核查的工作人员确认这是焚烧枯叶、秸秆导致的,遂将火苗扑灭。

“一旦识别到疑似烟火,云台会立即将警报推送到区治理中心和相应镇街,届时公安、消防、医疗等资源统一调度,实现1分钟查看、3分钟核实、5分钟出动……”况昕祎说,九龙坡智慧森林防火系统上线以来,森林火情预警率大幅提升,转灾率大幅下降,平均处置时长从20分钟降至5分钟以内,有效避免火情变灾情。

该中心还有一个“九龙坡区生态环境线索发现”系统,可高效发现生态问题。况昕祎分享了一个案例:前段时间,摄像头抓拍发现雷公滩下游20米处疑似有零星油污漂浮。随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个事件单,同步推送至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科、执法支队和属地镇街。

接到指令后,九龙坡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会同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西彭镇、陶家镇、铜罐驿镇共60余人展开应急处置及溯源排查,在雷公滩至二郎滩多处设置拦油索、吸油毡并喷洒消油剂,当即控制污染态势。

精准溯源在过去犹如“大海捞针”,靠的是“人海战术”,效率也不高。“现在‘生态环境线索发现’系统通过感知采集数据,经模型智算,自动分析企业排污规律与环境数据关联,能迅速捕捉违法线索,并闭环处置,大大提高执法效率。”况昕祎说。

江北区大石坝街道指挥中心

街道大小事,解决都有“数”

8月26日,记者来到江北区大石坝街道指挥中心,气象预警信息、气温预测、风险单位分布、重点巡查区域等关键信息展现在“极端天气应对综合场景”系统的大屏幕上。

“前段时间,一场暴雨险情的快速处置,体现了‘141’基层智治平台的作用。”大石坝街道指挥中心负责人白雪说。

8月11日上午10点23分,暴雨如注,大石坝街道大路社区网格员徐珊珊在丽景苑小区巡查时发现:小区内近十米高的树木被拦腰吹断,粗壮的树干横亘在小区主干道中间。同时,小区地下停车场入口处积水正迅速漫灌,雨水顺着坡道不断涌入。她立刻拿出手机,将险情位置、具体情况报至大石坝街道“141”基层智治平台。

平安法治板块综合执法岗工作人员许志军立即受理,发出指令。10点36分,两组执法人员抵达丽景苑小区。不到20分钟,倒伏的树木便被清理完毕,主干道恢复通行;停车场内的积水被抽出,水位开始下降。

“过去遇到这种情况,要先给社区打电话,再转街道,光是沟通、找到对口的负责人,就可能折腾半小时甚至更久。”白雪说,但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接到网格员报警6分钟后,险情信息就被精准推送至相关岗位责任人。

在大石坝街道4.9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居住着12万居民。嘉陵江与盘溪河在这里蜿蜒而过,使大石坝街道具有岸线绵长、老旧小区密布、地形复杂等特点。如遇高温、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溺水、地灾、危房、内涝等风险均可能存在。“街道的‘极端天气应对综合场景’是破局的关键。”白雪介绍,该综合场景内嵌于“141”基层智治平台,集监测预警、隐患排查、资源调度于一体,重构业务流程,编织了一张平战结合的精密安全网络。危房468户、下河口18处、易涝点5个、危岩滑坡4处……这些曾被风雨反复挑战的隐患点,如今尽在数字视野的严密监测之下。

除了应急处置,“141”基层智治平台在纠纷调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25日下午2点,“141”基层智治平台接到一起居民陈晓霞投诉的欠薪纠纷。次日,民生服务岗的陈时栎接手办理,第一时间与当事人联系,核实情况并协调处理。经多方调解,仅用一天时间,双方便达成一致,陈晓霞也收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城市大脑“看见”汛情、“算出”地陷

8月26日,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俗称城市大脑),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的大屏幕上,嘉陵江流域的雨水情数据正实时跳动。绿色代表小雨,黄色代表中雨,蓝色代表倾盆大雨,当监测站点降雨量突破50毫米,红色预警便如信号灯般亮起。

今年7月,嘉陵江中心城区段迎来入汛以来的首轮涨水过程,7月7日,磁器口站监测到洪峰水位174.09米。“今年水位并不算太高,但即便是强降雨、高水位,沙坪坝也能从容应对。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沙坪坝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雷达回波动态监测,能清晰追踪降雨云团的移动轨迹。”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华刊指向屏幕上蔓延的橙黄色区域,“如果这些色块向磁器口方向移动,预示未来几小时内将出现中到大雨。”这套色彩编码系统,让抽象的气象数据变成了直观的风险地图。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3D建模的嘉陵江流域地图。这个地图集成了嘉陵江陕甘川渝地区12个部门41类相关数据,汇聚了2800余个气象站、32个水文站的实时信息。“过去,跨部门调数据要跑断腿。现在,鼠标一点就能掌握全流域情况。”磁器口街道应急管理岗负责人胡海军说。

除了应对汛情等自然灾害,地下塌陷等风险也能用AI“算”出来。点开该中心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应用,记者看到,沙坪坝三峡广场周边道路以不同的色块标注。“如果路段被标注为黄色,就代表该路段地下塌陷风险等级较高,需要立即前往查看。”中心技术人员介绍。

接到指令后,中心工作人员会启用探地雷达对路段进行实地探查核实。核实后,预警信息将流转到沙坪坝区市政部门,相关责任人将迅速进行处置。

相关新闻>>>

九大场景勾勒未来智慧城市生活

今年,重庆发布人工智能(AI)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AI应用九大场景将深刻影响你我生活。

场景一:城市规划师有最强“助手”——重庆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应用场景,AI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后,地图影像可自动分类和识别城市建筑物、道路、水域等元素,辅助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强“助手”。

场景二:高空焊接被机器人替代——重庆将探索“无人建造”智能应用场景。高空焊接、起重机械、钢筋绑扎、楼板打孔等“危繁脏重”任务,将由机器人替代。

场景三:乱搭乱建被自动举报——重庆正构建低空综合巡查智能应用场景,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侵占绿地等城市管理顽疾,逃不过AI的“火眼金睛”。此外,AI关联分析各类感知设备与用户数据,可实现供水问题高效处置、电力供应运行实时监测、燃气安全及时感知、应急处置方案推荐等,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

场景四:电动车入楼,AI自动报警——重庆正加快AI赋能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社区若发生高空抛物、电动车入楼、生命通道堵塞等违规行为,AI会自动报警;AI还能基于自然、人为风险因子等数据开展智能监测预警、风险动态分类定级、信息自动派发等。

场景五:渣土车乱倾倒,有天眼跟踪——重庆正加快AI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过AI算法识别城市交通拥堵、事故等运行态势,信号灯自动变色,引导市民出行;基于大数据分析、视觉算法、北斗车载定位等技术,可全天候追踪预警渣土车、危货汽车违法违规行为。

场景六:执法变轻松,AI梳理办案要点——重庆将构建执法办案问答交互应用场景,语音内容分析、投诉信息挖掘、流程违规识别等有AI帮忙,执法人员能快速获取相关流程指引和办案要点;依托AI模型自动审查并分析案卷质量,可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打造“信用+执法”应用,实现信用系统与专业执法、综合执法一体关联,开展分级分类监管。

场景七:社区大小事有AI“管家”——重庆将构建数智社区治理应用场景,依托多元化时空数据底座,构建社区画像,全方位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现事件登记上报、事件自动分类、法律条款自动匹配等环节的“一站式”智能处理。

场景八:丢失物品AI帮你找回——AI技术将在“文明骑行”“拾金不昧综合服务平台”等系统中应用,例如收集并分析骑行者的行为数据,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和时段;对接公交、地铁、商超监控系统,AI自动提取失物特征(颜色、形状、品牌),匹配失主信息。

场景九:健康管理可找AI医生——AI将承担医生部分工作,在基层辅助诊断、医学影像精准识别、重大疾病辅助决策等领域提高临床诊治效率和医疗质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重点疾病人群,实现分层次分人群的精准健康管理。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