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西部特色产业“拔节生长” 科技创新助力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5-02-23 07:13
发布时间:2025-02-23 07:1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从重庆的“未来显示”,到广西的“中华芯”,再到宁夏的“铍”之奥秘……西部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实现弯道超车。青年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用智慧与汗水突破技术壁垒,点亮产业未来。

在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昼夜不息地运转。“90后”芯片技术开发高级工程师刘佳明紧盯电脑屏幕上MLED芯片的测试数据。

“传统测试方式在千万量级的MLED芯片面前‘束手无策’,现在AI算法让效率大幅提升。”刘佳明所说的,正是团队研发的“MLED虚拟量测分区与转移模型”,这项突破助推我国在MLED芯片巨量转移领域与全球顶尖技术比肩。

在刘佳明2014年刚入行时,LED行业焦点还集中在替代传统照明上。如今,他所在的重庆康佳光电已将技术延伸至大尺寸显示屏、车载显示、穿戴式设备、AR眼镜等“未来视界”。

“这里不仅有火锅的热辣,更有科技创新的温度。以前总说‘缺芯少屏’,现在我们不仅补上了短板,还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屏的精彩。”刘佳明介绍,截至目前,重庆康佳光电已累计申请专利1970余件,授权专利890件,覆盖芯片、巨量转移、封装、检测修复等全链条。

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已突破7000亿元级的规模,形成了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多元化产业体系,集聚康佳光电、京东方、惠科等规上制造企业800余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MLED研发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选择扎根西部,投身于这一充满机遇的领域。

当重庆的光电产业为“视界革命”按下快进键时,900多公里外的广西,另一场关于“中国芯”的攻坚正在上演。

在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块块唱片大小的晶圆经过凸块制造、测试、切割、封装等工艺流程,变成一颗颗不同规格的显示驱动芯片……走下生产线,这些显示驱动芯片将用于制作显示屏幕、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

“小规格的芯片不过小拇指指甲盖大小,却是电子产品的‘心脏’,这些‘心脏’的内部构造都是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公司玻璃覆晶封装处“90后”副处长韩佳伟说。

作为西部集成电路产业的“拓荒者”之一,华芯振邦的成长轨迹颇具象征意义。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华芯振邦先后获得49项知识产权与专利,并已形成月生产加工1万片12寸晶圆的产能,预计在今年上半年月产能将突破2.5万片,填补了广西集成电路行业晶圆级先进封测领域空白。

在地处西北的宁夏,打响了一场关于战略性新型材料的“翻身仗”。钽、铌、铍,这些听上去很“小众”的金属,实际上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制造行业。钽钨合金、铌钛合金、铍铝合金……不同化学元素的组合,按照特定的比例,经过特殊的熔炼铸造工艺,就能产出具备各种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以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在谢垚等众多青年技术人才的努力下,这家企业研发出铍铝合金,其力学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铍铝合金材料保障的自主可控,并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