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春节从“传统节日”成为“文化遗产”,也从“中国年”成为“世界年”。
舞龙舞狮、玩剪纸、赏糖画、看川剧……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假期,重庆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热闹喜庆中感受浓浓年味。
非遗民俗闹古镇
舞龙舞狮、威风锣鼓、花船、鱼灯……1月28日除夕,2025年“蛇舞新春 领航未来”走马镇春节民俗展演暨流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重庆高新区走马古镇启动,精彩纷呈的巡游和表演为人们献上一场热闹的“年味盛宴”。
早上8点多,张灯结彩的走马古镇,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一排排五彩缤纷的油纸伞,一副副墨香四溢的对联,让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一会儿,舞龙队、舞狮队、花船、腰鼓队等开始在古镇里巡游。记者看到,从上场口到古镇广场,沿途不少居民和游客都闻声而来,掏出手机拍照、拍视频,或是跟随队伍一路巡游,欢笑声、锣鼓声充满古镇。
巡演结束后,古镇广场上,非遗民俗展演正式开始,打头阵的是走马中学学生带来的舞龙表演。随着音乐和锣鼓声的响起,舞龙队队员们手持长竿,时而快步前进,时而原地转圈,个个都“出手不凡”,默契的配合赢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随后,来自走马镇下辖10个行政村的村民和村干部,还带来了莲箫舞、花船巡游、古筝演奏、鱼灯舞、舞狮、军鼓表演等,一个个节目轮番登场,将现场的新春氛围感拉满。“表演都很精彩,古镇上太闹热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红红火火!”市民何欢开心地说。
据悉,春节假期每天14:00—15:30,走马古镇民情茶馆(万寿宫)都会举办走马故事会,邀更多游客感受走马镇民间故事的文化魅力。
川剧院里戏正酣
一束光,照亮了舞台前方。光亮中不过一桌一椅,椅上一位川剧小旦,正在化妆师帮助下对镜梳妆。画眉眼、贴片子、捆水纱、戴花钻……不多时,一位顾盼神飞的美娇娘便立于观众眼前。
1月31日,重庆市川剧院小剧场,文旅演出《醉人的川剧》还没正式开始,一台快闪版川剧妆造秀已经把观众的兴致点燃。热闹的观众席布置得很有巴渝特色,如同走进了一家老重庆茶馆:一方矮桌配四把藤椅,桌上一壶开水,几杯盖碗茶。茶香袅袅,戏韵悠悠,好戏开场了。
作为一台面向文旅市场的沉浸式川剧驻场演出,《醉人的川剧》自2024年“五一”期间首秀以来,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文化消费的热门选择。春节期间,记者在市川剧院看到,专程赶来观赏、体验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热情不减。
1个小时的演出分为麻辣川风、巴韵川情、技艺川彩3个主题单元,演员们展示了《别洞观景》《皮金滚灯》《青石山》等具有不同唱腔、身段、程式特点的川剧经典片段,还亮出了耍花枪、踢出手、踢褶子、舞水袖、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活,其中互动性十足的《皮金滚灯》独具巴渝幽默,令人捧腹。演出结束,掌声经久不息。演员们随后来到川剧院大厅跟观众互动,大家有说有笑,求合影的观众排起了长队。
武汉游客胡先生和家人来重庆过节,偶然走进川剧院直呼惊艳,“先看了下午两点的大幕戏《风筝误》,很喜欢,又买了5点的《醉人的川剧》,孩子看得不想走。川剧是巴渝文化名片,名不虚传。”
市川剧院副院长徐超参加了春节演出,观众的热情让他备受鼓舞,“用川剧陪伴观众欢度‘非遗年’,我们非常高兴。首个‘非遗年’对于川剧而言,也是保护传承的新起点,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市川剧院春节专场将持续至2月4日(初七),除了每天下午5点的《醉人的川剧》,大幕戏《御河桥》《堂会三拉》《拷红》等组成的三个折子戏专场将分别在每天下午两点与观众见面。
逛公园赏糖画玩剪纸
1月29日,渝中区鹅岭公园“年味集市”,不少游客见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谭仁珍的一手“绝活”。一口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里面盛满了糖浆。只见谭仁珍手持一把铁勺,轻巧地在糖浆中一舀,随即手腕一转,那琥珀色的糖浆便如丝般流淌而出,落在了一块洁白如玉的大理石板上。糖浆在她的操控下,时而蜿蜒曲折,时而盘旋成圈。随着糖浆的冷却,一条栩栩如生的糖画蛇呈现在人们眼前,它的鳞片清晰可见。
“手要稳、眼要准、心要静。”今年57岁的谭仁珍跟随父亲学做糖画已有40多年,“每天我要煮10斤糖水,糖画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很多小朋友对糖画很有兴趣。”
在一旁的鹅岭公园盆景园,罗汉松盆景让人眼前一亮,远观参差有致,宛如平盘;近看枝干蜿蜒盘旋,姿态优雅。“鹅岭盆景技艺已列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蟠扎后的罗汉松层次分明,‘远看是盘,近看有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明秋经常参与盆景的维护工作,“盆景技艺需要细心与耐心,缠绕方向、角度、密度以及枝条的弯曲程度、角度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调整,希望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来到照母山森林公园,这里正在举办“灵蛇献瑞,巧手剪春——剪纸迎蛇年”活动。游客中心布置了桌子,放了剪刀、材料纸。现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示范基本的剪纸技巧,如何握剪刀、沿着线条平稳地剪下。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在掌握剪纸的小窍门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妈妈,你看我剪的‘春’好看吗?”“老师,我要把这个小花贴在我家窗户上。”孩子们用一把剪刀、一双巧手,剪出了一张张属于自己的新春祝福。
此外,在璧山区秀湖公园,璧山草龙、花船舞狮、璧山吹灯等“非遗”节目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赏。在开州区帽壳顶公园,“上九登高”千年民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举行,市民呼朋唤友攀向山顶,登高望远,祈求吉祥如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