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六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重庆工程学院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8个、一等奖25个、二等奖60个、三等奖102个,部分优秀项目将代表重庆参加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
决赛现场。记者 张亦筑 摄
据悉,本届大赛以“培育创新人才,做强实体经济”为主题,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创新方法科技创新中心、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重庆工程学院承办。大赛旨在激发企业和大学生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和大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助力我市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人才工作。
“自今年5月发布预通知、8月正式启动大赛以来,全市报名参赛项目达521项。”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包括企业组应用类、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和学生组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及高职高专类8个类别,直接参与人数2760余人次,参赛项目实施创新方法促进成果转化交易额达到30.8亿元。经专家线上双盲评审、组委会审核等环节,大赛共评选出204项作品入围决赛。
颁奖典礼。记者 张亦筑 摄
据了解,决赛为期2天,入围作品分成4个竞赛小组进行答辩评审。28日,评审专家进行了现场评审,并选拔出16项作品进入29日举行的特等奖公开答辩环节。
“我们这次带来的项目是森林山火实时监测灭火无人机。”重庆工程学院参赛选手杨晨曦说,相对于传统无人机来说,这款无人机能耗更低,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一旦发现火源,可以立即向火源投放灭火弹,对火源进行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经过公开答辩,该项目获得了特等奖。
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弘扬创新精神、传播创新方法、涵养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据统计,累计已有来自企业和高校的1961个创新方法应用项目参赛,直接参赛选手达到8597人次,项目实施创新方法促进成果转化交易额124.69亿元。经过评选,大赛累计表彰了820个优秀项目,其中推荐优秀企业和高校队伍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66项,充分展示了重庆在创新方法领域的实力和水平,为推动全市乃至全国的创新方法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市创新方法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唐先龙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推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迭代升级、提质增效,把创新方法理论与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创新方法的普及传播和实践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努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