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 > 今日重庆

重庆加快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3-07-15 06:48
发布时间:2023-07-15 06:4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日,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联合发布《关于落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了解,《通知》要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后,可纳入市级和区县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分层分类获得有关人才服务,获得相关便利措施。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认定工作聚焦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改革试点主线,以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为契机,优化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和流程,有效落实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相关要求,完善引进外籍人才的便利化服务措施,积极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通知》要求,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做好本辖区企事业单位外籍人才有关情况收集,加强宣传发动和组织申报工作。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或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市人力社保局报送书面申请(见附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市人力社保局自受理纸质申请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出具《重庆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确认函》。

持有《重庆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确认函》的外国人才将纳入市级和本地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分层分类享受有关人才服务,享有相关便利措施,申请办理来华工作许可时可享受“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

据悉,目前,市人力社保局为持续推动我市人才工作迭代升级,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紧扣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协调融合,不断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优化外籍人才服务举措。

新闻多一点>>>

重庆市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分布在哪些行业?

——市人力社保局解读《关于落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学技术局印发《关于落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通知中,外籍人才关心的问题,7月14日,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对《通知》进行了解读。

问: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科技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在重庆市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在重庆市开展为期2年相关试点工作。

问:哪些人才符合重庆市外籍“高精尖”人才认定标准?

答:主要包括“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的”“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的外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

其中,“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国家技术创新奖章、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科研奖章、英国皇家金质奖章、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奖项获得者;各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担任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和科教类国际组织委员、会员、理事;各国国立研究所或国家实验室主任负责人、高级研究员;各国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或主要成员;担任过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正、副总编和高级会员等。

问:申报认定流程是什么?

答:提交申请:符合条件的人才由所在单位审批盖章后报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或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或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向市人力社保局报送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

审核认定:市人力社保局受理纸质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向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或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反馈审核结果,对审核通过的出具《重庆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确认函》。

问:重庆市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分布在哪些行业?

答:主要包括医药和医疗器材批发、其他卫生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黑色金属铸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集成电路、交通运输、金融等10大类行业,涉及后端开发工程师、电池安全工程师、自动驾驶算法、电驱系统开发等32个岗位。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