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万盛经开区关坝镇农民在翻耕农田,为大春生产作准备。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2月4日是农历虎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更是新岁开启、万物更新的节气。昨日,我市迎来难得的阳光,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在怡人的暖阳中迎接春天。
立春这天,重庆有哪些习俗呢?
“鞭春牛”是春天里最早开始的乡间习俗之一。一般会在立春当天举行。人们会提前用泥土糊出一头牛,用鞭子抽打,直到土牛被打碎为止。碎在地上的泥土会被村民们带走,扔进牛棚中,据说能保佑牛一年的平安健康。这一习俗流传已久,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中“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说的便是这一景象。鞭打春牛,既表示送走冬季的寒冷,同时也是春耕即将到来的信号。
栽秧酒是紧接着的一项重大习俗。由于栽秧算得上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农事活动,又因为重庆多山地地形,栽秧多依靠人力且消耗更大,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抱团合作的栽秧模式。栽秧时节,村中劳动力集中起来,一个院子或一个生产小组,大家先排好栽秧的轮次,一班人马,今天你家,明天他家。
在重庆,还有唱腔极为独特的秀山花灯,将扎灯的技艺与唱联系到了一起。除此之外,舞龙舞狮活动也将在这个时候展开。
说到春天,当然也少不了赏花,2月3日,记者来到园博园进行了一番打探。
上午10点,记者在园博园看到,不少市民与家人结伴而行,享受暖阳下的闲暇时光。
当日,园博园正在举行年宵花科普展,包括喜炮、紫玉珊瑚、蝴蝶兰、跳舞兰、大丽花、铁筷子、蟹爪兰等26种广受市民喜爱的年宵花卉,争奇斗艳,各美其美。除了集中设置的花展,市民在游园的过程中也能随处寻到春的足迹。
园内500余株贴梗海棠正悄然绽放。这种海棠树姿优美,红色的花骨朵鲜润丰腴,观赏价值极高,是园内主要的春季花木之一。
而在江南园林展区,腊梅和红梅陆续开放,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据介绍,园内共栽植腊梅近3000余株,目前腊梅已进入盛花期,会一直持续到2月中旬。
据了解,立春前后我市共有17种观花植物处于盛花期,包括乔木2种,灌木2种,草本13科。其中,玉兰、美人梅、山茶、虞美人、雏菊、金鱼草和郁金香等7种植物正式步入盛花期。市民可在园博园、南山植物园、沙坪坝红岩联线景区、鸿恩寺森林公园等地一览其风采。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