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
智翔金泰
博唯佰泰生产车间
重庆国际生物城
筑巢引凤、广聚英才、产业崛起!短短几年时间,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就异军突起,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累计引进生物医药项目80个,协议产值近1000亿元,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中,重庆国际生物城占比达50%。
“这些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巴南按照“金篮子”装“金鸡蛋”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产业人才生态环境,集中力量招才引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大量聚集,有力推动了巴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培育壮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产业体系
营造创新创业产业环境
产业是吸引人才的沃土,翻看发达地区人才聚集趋势,往往产业聚集度越高、发展潜力越大,越能吸引相关人才的入驻。
为此,巴南区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产业链条的完善,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构建以生物药为核心,以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1+3+N”产业体系,构建完善的专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内领先的生物药全产业链,力争为更多生物医药行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
智睿生物是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通过“链长+链主”联动工作机制,智睿生物协同重庆国际生物城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完善,实现了政府和企业合作共赢。
在智睿生物的参与和推动下,今年智博会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活动上,博唯生物预防性新型疫苗扩能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美莱德P3实验室和模式动物中心2个链上项目签约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城,合同金额75亿元,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链补链、强链的步伐。
目前,重庆国际生物城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项目80余个、协议达产产值近1000亿元,相继引入全市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单体项目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全市唯一、国内领先的重组疫苗生产企业博唯生物;全市唯一、国内领先的抗体药物生产企业智翔金泰;全市唯一、国内一流的长效胰岛素研发生产企业宸安生物;以口服紫杉醇为代表的全球抗癌药巨头美国雅培克等等。2018年以来,重庆国际生物城规上工业产值连续3年保持了30%以上的高质量增长。
“今年10月,巴南区(生物医药)被认定为全市生物医药唯一的重点关键产业园。可以说,如今重庆国际生物城,已经成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大量项目的落地,各个企业的人才聚集到巴南,截至目前,重庆国际生物城已聚集海内外人才3000余名,其中,柔性及合作等其它非全职在区工作的博士研究生近200名。
同时,培育项目团队50余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重庆海智工作站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3个、“区创新争先团队”1个、“区十佳科创团队”2个、“区人才示范工作单位”2家。还与10余名两院院士开展了产业咨询和科研合作,为巴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搭建交流创新平台
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今年3月,重庆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正式落成投用。这是重庆首家建成投用的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于一体的药物研发服务机构,标志着重庆国际生物城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据介绍,美莱德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建有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遵照中国NMPA GL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资质的专业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和国际AAALAC(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与认证协会)认证资质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级实验室,可以向客户提供研发项目个性化方案设计、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评价的一站式药物评价服务。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可以说比比皆是。”重庆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巴南区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搭建,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为核心,打造国内顶尖的免疫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快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并与上海交大、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涵盖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中试小试、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创造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
此外,巴南区通过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峰会、论坛等,积极搭建产业咨询交流平台,举办生物医药院士专家论坛和首届重庆生物医药高峰湖人才论坛暨巴南-温江生物医药协作峰会,推动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的交流与合作;组建生物医药行业商会、建立“同心·新阶荟”统战服务分站等,定期举办沙龙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为产业发展凝智聚力。
随着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重庆国际生物城创新体系初步成型,搭建起北大医疗创新谷(重庆)研发平台、宸安生物中试平台、美莱德动物试验平台、重庆华质检测平台、重庆惠源医药制剂CMO生产平台,智睿生物研发孵化中心、重庆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心等西部地区领先的“5平台3中心”,成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在这些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巴南在创新药物方面领跑全市,九价宫颈癌疫苗、白介素-17、口服紫杉醇、聚乙二醇化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用乙肝疫苗等12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全市占比近半。
其中,九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白介素-17、利拉鲁肽注射液、口服紫杉醇、治疗用乙肝疫苗等7个产品进入三期临床,数量全市领跑。九价宫颈癌疫苗、德谷胰岛素等产品还填补了全市乃至国内高端生物药产品的空白。
完善配套政策和服务
不断提升人才归属感幸福感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到巴南,为了让这些项目和人才真正留得住,成为推动巴南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巴南区大力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服务,不断提升人才归属感、幸福感。
“我们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首个区县生物医药专项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和人才激励的力度。”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在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巴南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出台了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了1亿元的专项资金,财政专门安排,全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通过叠加市级与区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在巴南区注册和税务登记的企业同时享受市级和巴南区相应配套政策。
同时,临床前研究项目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药物临床试验补助在完成三期临床后最高可达1050万元,新建生物医药第三方服务平台科研检测类设备补助最高可达1500万元;对区内企业成功申请到区级政策未覆盖的其他市级产业扶持政策的,原则上区内给予相关金额50%的配套补贴。
不光是项目,人才落户巴南也有优惠,叠加了市级和区级的人才培养计划,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成果激励、专项补贴、配偶子女落户等措施,引进生物医药学科专业人才。
人才落地后,为了让其在巴南工作生活更加顺心、舒心,巴南区还提供人才帮办代办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园区人才工作阵地建设,提供人才、党建、群团活动等“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快速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同时,重庆国际生物城还专门设立区政务服务国际生物城分中心,实行审批服务帮办代办,最大限度为园区人才提供办事便利,让企业人才少跑路,工作更加顺心。
在生活配套服务方面,则多方协调,着力解决人才娱乐、住房、看病、子女入学等系列现实问题。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已累计建成高峰湖公园、文化咖啡馆、体育运动公园、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为人才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建成生物城小学并投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制订短、中、长期人居建设目标,加快实施人才公寓、创新中心和专家小院工程,建设人才之家,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住房难问题;打造可容纳1000人就餐的生物城智慧餐厅;按照“三甲”医院标准预留用地,规划修建“三甲”医院,为落户人才提供高品质医疗保障,有效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
“巴南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地、福地,我们诚邀各类人才来巴南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巴南在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生物医药产业链、产业集群双提升的基础上,正加快推进“医疗、医药、医养”“养老、养生、养心”“医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体现巴南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品牌,对相关人才需求巨大。巴南区将秉承“人才事无小事”的理念,提升“引”才服务水平,增强“育”才服务功能,加大“留用”人才服务力度,优化人才配套“硬”环境,为各类人才服好务,以共赢姿态共同推动巴南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